國三國文寫作讀後感作文《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讀《陳蕃之志》有感》_1000字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是東漢薛勤對少年陳蕃的批評。陳蕃一心想“掃除天下”,但他所居住的庭院卻齷齪不堪,所以薛勤借掃“一屋”勸勉他:實現遠大的理想,當從眼前有關的點滴小事做起,日積月累方能成功。

  一個人心中有遠大的理想當然是好的,但關鍵在於能否踏實勤奮地做好每一件應該做好的小事。古今中外實現其遠大理想的人無不是從小處著手的。

  醫學家李時珍為了寫《本草綱目》,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對書中的每一味藥都做了認真研究,對舊時藥書的每一處錯誤都一一做了糾正。正是他不辭辛苦,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的精神,才使他走向成功。與李時珍一比,“一屋不掃”而想“掃除天下”的陳蕃就太浮誇了。

  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少年時期跟老師學畫。達·芬奇很不耐煩老是畫雞蛋。老師嚴肅地對他說:“你仔細看,同一隻雞蛋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光線下,色澤與明暗都不一樣,你不要以為雞蛋容易畫。每個畫家都是從打基礎學起的。”此後,達·芬奇開始從小處著手,經過長期的技藝和素材的積累,終於給後人留下了《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等光輝的偉作。看來,具有肅清邪惡,平治天下大志的陳蕃也應該從整治小的方面做起,耐心細緻,認真對待,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人們常驚歎於偉大的光輝創舉,但往往對創舉之前的默默無聞的點滴積累認識不夠。於是,就產生了陳蕃那種只注目於大處,而不願從小處做起的錯誤思想。

  其實“大處”就是事物的質的飛躍,“小處”則是其量的積累。一切事物只有從量的積累才能發展到質的飛躍,正如滴水穿石,聚土成山那樣,沒有地下溫度與壓力千萬年的積累,怎會有火山壯麗的噴發?沒有千萬條涓涓細流,又何來大海的澎湃波濤呢?

  戰國的思想家荀況在《勸學》中寫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他告訴我們要有“積跬步”而“至千里”的恆心。這道理雖然青年人都懂,但真正具有恆心的人為數不多,所以容易犯類似陳蕃的毛病。比如:有人想當數學家,卻不肯去認真解一解老師出的每一道題目;有人想當作家,卻不肯去認真寫一寫老師佈置的習作......這些想法其實是不願“積跬步”卻想“至千里”,這是多麼可悲。如果李時珍對一些普通草藥不屑一顧,達·芬奇不從畫那些雞蛋起步,那麼他們的理想到頭來只能是空想的。少年陳蕃就是個不踏實的空想者。

  通過閱讀《陳蕃之志》這篇短文,我懂得了要實現遠大理想,就要有踏實的精神。就學生來論,就應該“勿以善小而不為”,要像雷鋒那樣多做有益於人民的事,逐步培養自己的美德,認真對待每門功課,日積月累,以增長自己的才智。

  我們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眼前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恆,以堅實的每一步迎接理想的實現。

    初三:徐偉辰


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