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寫字的工具(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的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了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作為主旨,傳送給全鄉學識優秀的士人觀賞。從此,有人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立刻就能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鄉的人對他的才華感到驚奇,漸漸地都以賓客之禮相待他的父親;有的人用錢求取仲永的詩。仲永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於是)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聞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裡見到他,這時,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的才能已經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說:“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的才能,遠勝於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常人,是因為他受到後天的教育沒有達到要求。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普通人,現在那些天生就不聰明,本來就是普通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能夠成為普通人就此為止了嗎?”
初一:陳棟懋
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