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藉由他們的筆寫下這些新聞時事,絕妙的用詞與文字烘托出社會真實的一面,他們不只寫下客觀的事實,更將情緒放入字裡行間,在一瞬間渲染、撼動讀者的心。
文大資傳所碩士張維倫說到:「看報紙、看課外書,都是一種主動性的「閱讀」行為。簡單來說,兩者都是沒有壓力的閱讀。其實這樣的習慣,都只是能不能有主動學習的態度,進而培養成為興趣。」我們的學習管道甚多,但報紙是唯一能開啟與世界連結之門的鑰匙,報紙縮短了時空差距,更使我們能與現在及未來持續產生共鳴,我們看報紙不是看那死的文字,而是看那社會的潮流,不管是看社會經濟還是文章欣賞,養成看報的好習慣,才能讓我們與世界沒有隔閡。
時間,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中若能閱讀報紙,我們擁有智慧與力量將會超過時間的限制,而不看報紙只會讓人感到與社會脫節,在人際社交中資訊不足也無法跟上話題。時間雖然有限,但世界的改變、週遭發生的事情是不會停止的,善用閒暇的時間充實自己,才是看報最主要的目的,而這也是一種積極想瞭解社會的一種態度。
報紙或許無法成為不朽的著作,但那些不朽的著作,也絕對沒辦法像報紙一樣,提供我們最及時的新聞和那些社會上最真實的故事,報紙或許就是最能反應現況的最佳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