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涼的地面上,從半空中斜射下來一道光束,同樣也是冰涼的,我尋找著這光束的源頭,原來是月亮。抬頭仰望,似乎看到在月亮上有個人影,可能是嫦娥吧,手中抱著一個兔子,也許是玉兔,正坐在桂花樹下遙望著這她幾百年來一直依戀的蒼涼世間。
許多年來,她曾是多少詩人筆下的依托,王維托感於“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柳永酒醒在“楊柳岸曉風殘月”蘇軾悲歎“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李清照寓情“雁字回時,月滿江樓”幾千年了,她依然璀璨依然華麗,似乎歲月的刀割毫不忍心在她的臉上留下痕跡。
月,是一種的寄托,是千千萬萬個海外遊子的思鄉寄托,是無數些文人賢士懷才不遇的寄托,月在無形之中成了一種無可侵犯之物。但,同時也蘊涵著哀愁,生死別離。昭君出塞時,沒有一個知心人,我想送她的也只有這冷冷的月光了吧。昭君出塞遺古跡,唯留似月光般的哀怨。
望月,哀,感觸,悲,思念,深,回憶,迷茫。
如果說上蒼給了太陽無限光芒,賦予陽剛之美的孤傲,那麼月亮則是繼承了太陽,但卻沒有太陽那麼刺眼的光芒,是那種陰柔之美。我對月亮的感觸對於古詩人來說自然是無稽之談,但只要是自己發自內心裡的那份真實,亦已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