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倉頡造甲骨文到金文、小篆直到楷書,漢字經歷了千年而不衰敗,中國文化多麼博大精深啊!看過了開學第一課中的「字以溯源」環節,我才真正感受到,原來在我們平時不經意的文字中,蘊藏著這麼多學問。
世界上的語言種類繁多,但是,如同中文一般獨特的方塊字,卻鶴立雞群。在歷史長河之中,中國文字演變時間長達數千年,其中不乏有許多文人墨客書寫下的自創風格。英語、法語這種由字母組成的語言,雖然它們有自己的規則,用一些字母經過組合,形成長長短短的單詞,但卻不像中國方塊字這樣,形象變化萬千,遠遠沒有中國漢字那樣意蘊悠長、深厚。
中國漢字與其他文字不同,中國漢字不是僵硬的文字,他們是由象形文逐漸簡化而成的,他們的含義都包含在各個偏旁當中。字以溯源環節由王寧教授講述,王教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她長期研究中國古代文字,對此深有造詣。王教授向同學們陳述了「正直」二字的演變過程以及最初含義。她在教學過程中還提到了許慎的《說文解字》,這篇文章凝聚著中華文化的精華。她還告訴同學們:中國的方塊字,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語言溝通工具,還改變著人們。我覺得一個人不但可以通過與書之間的「溝通」來補充知識,改變想法,還可同孔子說的那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中華文字,在歷史長河的流變中不斷發展、革新、變化,它是眾多先人智慧的結晶,透過它的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在筆畫之間感受到的,不僅是漢字之美,更是它傳達給我們的中國精神和做人風骨。以後我要寫好每一個中國漢字,做中華民族經典文化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