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種是成績好又有自己另外夢想的人,他們一直在父母的意願和自己的願望之間徘徊。如郭敬明,他就一直在文科與理科之間徘徊,左手與右手也確實很難取捨……這一種人的卻很悲哀,他們一直很迷茫,一直在夢與現實中掙扎。
第二種人是成績差,但卻有一技之長(諸如跳舞、唱歌、畫畫、寫作之類的)、有夢想的人,如韓寒,不過他與小四都已是功成名就之人。這一種人也很悲哀,他們不再是迷茫,而是迷失,他們一直在成功與失敗的僥倖之間迷失自我。
第三種人是成績差,又沒有自己夢想的人。這一在種人最悲哀、最多。他們迷失得已經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了,他們終日無所事事,站在生命的浪尖上肆無忌憚地揮霍自己的青春,他們一直覺得自己是上天的棄兒,所以,他們自甘墮落,自己放棄自己,孰不知他們的人生還有一大半沒走。
而我有許多朋友都是屬於第三種的,是實話我真的為他們感到悲哀,所以,就一直想寫些什麼,其實也知道他們看了以後,也不會改變很多,但我還是寫下了這篇小說,一方面,想讓他們清醒一下。另一方面,也可以寄托一下自己的一直沒能夠完成的意願。
說裡鍾堯與劉應的經歷,有一部分是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有一部分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些人身上的,當然,大部分還是根據現實生活的種種所杜撰的。
其實我自己也很迷茫的,在寫完這篇小說後,我就一直在問自己,我是屬於哪一種呢?第二種還是第三種?抑或是介於兩者之間?其實我一直很想像裡面的鍾堯一樣。我情願自己沒有夢想,情願只做一個父母、老師都喜歡的書獃子。可是,我做不到,既然在現實裡實現不了,那麼我就用手中的筆在小說裡實現這個意願好了。
最起初,這篇小說的名字是叫《高中,我們不再迷失》的,可是我的一些朋友看過之後說:我本來不迷失的,看了這個後我就真的迷失了。我笑著說:那是你以前迷失得不知道自己迷失了,現在清醒過來,環顧四周,才發現自己根本找不到了方向。
不過,認真想想,這個名字也確實不太貼切,於是,就改成了現在這個名字,不過,改了以後,我想我就有寫篇後記的必要了。
高中三年,確實是很容易迷失的三年。但是,我個人認為,不管你是怎樣,只要你找到了你自己的方向,確立了自己的目標,然後,朝著這個方向,帶著一往無回的氣勢前進,你就會發現這條跑道的終點就是你的夢想。
所以,
高中,我們不再迷失。加油!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