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小樓疏雨、草長鶯飛的清明時節,感於藏在無名碑與細柳條之中的,剛烈之魂與古風之美。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清明時節踏青,尋春的萍蹤。
草兒傾著為我開路,燕兒裁著柳的髮梢,蝴蝶驚奇的吻著一朵朵爛漫的野花。梨花、杏花落得如雪滿地,如星滿叢。清明就這樣,捎著縷縷泥土的氣息,在原野上駐留,也在我的思想上,如蜻蜓點水般留下圈圈細膩的漣漪。
毅松衛守英魂,無名奠發清明
路兩旁生著筆直而專一的青松,踏著白色的石板地,我撫摸著一行行紅色的碑,像安撫著一顆顆忠烈的靈魂。肅穆的音樂從烈士陵園的上空蕩起,鮮花安詳地躺著,小團松靜靜地守在石碑旁,隨風輕輕搖著。我虔誠的肅立,好像觸到了還未涼透的鮮血。回到1939、1941年,十幾、二十幾歲的他們,熱血灑在土地上;現在,熱血猶殷紅,他們臉上該盈滿微笑了吧!凝望一個個無名之碑,多少忠烈的靈魂,共同駐守這一方淨土,守住我們現在的安定幸福生活。
我抬頭望著藍天-----壯士們屬於如火如荼的過去。未來,就像這滌過的藍綢,而我們是未來的締造者,將以無數先烈為榜樣,讓純真的夢,像紙船一樣飄在這海洋裡,滿載著美好而虔誠的祈禱----願地母,您永安一顆顆烈士忠貞的靈魂。
無心插柳成蔭,細柳絲末清明
清明的黃昏,從門前的樹上頡細柳一支,綴在頭上。髮絲之間,柳條捎著陽光的溫暖氣息,這叫「戴柳」,象徵著對少年的一片祝福。
傳說春秋時期,有一位介子推,在重耳患難時割股啖其腹,而在重耳功成名就之時卻隱居山林。為了讓介子推出山,重耳放了一把火,可介子推還是把淡泊名利的操守保持到最後一刻。望著介子推燒焦身軀,重耳懊悔不已,來年卻發現介子推體軀的一側,一顆枯焦的老柳泛出點點新芽,他認為這是頑強與忠貞的象徵。於是這一日定為寒食節,就是現在的清明節,人們在供奉介子推的同時,都要把細柳別上頭。清明節的來歷,隱含著古人的氣度與智慧,於是清明節源遠流長的意蘊和祝福,也就藏在這柳絲之中,柳枝之末了。
清明節,是春盛之時的緬懷之日,更是尋古之節。古代傳統的意蘊,五千年文化的結晶,就在這清明之中了。讓我們在清明時節,伴韶華春光,奠忠烈之魂,與古風為伴,尋找那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餘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