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三國寫範文讀後感作文《《為人生而音樂》有感》_1000字

  謝嘉幸,中國音樂研究所所長,音樂教育家,博士。

  寒假中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讀到了他的文章,幾乎篇篇都用掉了許多問號,他對現時中國音樂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現象,就是用一個個層層遞進似的問號,直接給我們這些音樂教師們做了一次“心、骨穿刺”,讓我們不得不再一次地梳理、重審以前的課堂,讓我們不得不又一次地捫心自問:音樂課到底要留給學生什麼?是幾首歌曲、樂曲?還是爭取讓孩子們喜歡音樂課?;是為音樂課而學音樂?還是為人生而音樂?

  《為人生而音樂》是謝嘉幸博士眾多論點中最吸引我的。他的開場第一個問題便是:如果有人問我,音樂教師要告訴學生什麼?我想我的回答就是“為人生而音樂”!我一直在不停地回味這句話。是的,古人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這是一句大實話。心有悲歡離合,歌有喜怒哀樂。如果說在我們的諸多學科中,音樂教育的特殊性是什麼,那麼我要說,當許多學科要我們更多地去瞭解外部世界時,音樂首先讓我們感受自己:我的心情,現在怎樣?音樂更多的是關注我們自己,關注主體的人!

  反觀現在我們的音樂教學,雖然一直在不斷地改革,不斷地更換更新更適應學生心靈的理念,但事實怎樣呢?為檢測而教音樂!為考試而學音樂!越來越多的學生在振臂高呼:我們愛音樂,但我們不喜歡音樂課!儘管音樂仍然美妙,音樂教育的面孔卻越來越板,越來越僵化,越來越靠近應試教育的模式。

  為人生而音樂,實際上就是讓音樂為我們現時的心情服務,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音樂生活,有哪位先生女士,能用自己學過的音樂,自由表達一下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說一句屬於自己的話,唱一句屬於自己的歌?除了鸚鵡學舌外,我們還學會什麼?原因一:我們的音樂教育在民間還沒有真正的普及,就是所有的孩子都去學樂器又有什麼用?我們的音樂要不就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千人一歌,要不就是現在考級場上的萬人一曲,何來舉手投足即是歌的音樂人生?原因二:我們的音樂生活仍然實行計劃經濟的配給制,怎麼不會令我們感到乏味?

  作為一個普通的音樂教師,我卻覺得我們的思維不能普通,每一個人生都是一本書,一本唱不完,歌不盡的書,我們要讓學生明白:如果我們熱愛人生,那麼我們可以而且應該用音樂來打扮它,裝飾它,開發它,提升它,讓它絢麗多彩放射光芒。如果我們的教育從這裡入手,或許一些已經麻木的心靈,將得到音樂的滋潤;一些已經暗淡的音樂,也將因為我們個人的參與而重新復活,重新煥發青春的光芒。

  久違了,

  為人生的音樂,

  你別來無恙?


  二00八年二月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