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傍晚,獨自出門,踏上那條崎嶇不平的小路。抬頭仰望西邊的天空,太陽與他旁邊的白雲共同構成了那女媧補天後留下的痕跡——晚霞。她正在將一天中的最後一點光亮灑向人間。而腳下的這條小路,卻一直通到東邊的大地。似乎,無邊無際……
晚霞已經不見,遠處的群山後面好像還殘留著那最後一絲光亮。而那與西方相對的東方的天空則已出現了幾顆星星點點的星斗。沿著腳下的小路一直走,感受著迎面吹來的涼風,我感到一絲舒爽。我的目光順著這條凹凸不平的小路延伸,似乎沒有窮盡,誰也不知道它通向何處,也沒有人知道它來自何方……繼續向前走。
天邊的最後一絲光亮也被吞沒了,緊接著是無窮無盡的黑暗向我襲來。它遮蔽天空,覆蓋大地;吞沒田野、山川,吞噬河流、海洋。夜晚中,最具有象徵性的東西便是黑暗。在這無邊無際的黑暗裡,伸手不見五指,而這,似乎是最能讓人感到恐懼的。原因來自孤獨。
已是深夜,溫度驟降,不時有寒風向我吹過來。而腳下的小路,也變得越來越凹凸不平了。在這樣深的夜走這樣崎嶇的路,好像失去了方向,忘記了時間。路兩旁那早已落光了葉的行道樹,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杈,猶如一隻隻伸向天空的魔爪,將所觸及到的一切全部吞噬。走在它們中間,慢慢失去了繼續前行的勇氣,失去了抵禦黑暗的精神與力量。強烈的孤獨感充滿內心……不敢繼續前行。
已過夜半,站在那崎嶇的小路上,不敢再向前行一步,也不敢回頭原路返回,只是在寒風中紋絲不動。倏爾,抬頭仰望,猛然發現,原來一直有一位夜的光明使者在默默注視著我,保護著我。夜色之空,疏星點點,月光似水。那世間最無瑕、最純潔的月光,給予我希望,賜予我力量,助我驅散心中的孤獨……
孤獨是一條繩索,是一葉小舟。有的人在孤獨中被煩惱苦苦地折磨,最後終於被這條繩索扼殺;有的人在孤獨中卻會尋求另外一種超脫,他們會乘著孤獨這葉小舟走進另一番境界。陶淵明在孤獨中走進秋山野居,寫下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杜甫被孤獨逼進草堂後,才有了千古傳唱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笛福在孤獨中走近大海,走近荒島寫出那本《魯賓孫漂流記》的經典。在中國古典文學中隨手可摘取許多優美的句子,諸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紅豆生南國,……此物最相思”等等。我想,這些都應該是在孤獨的心境下留下的傑作。
初二:宋建洪
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