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年聽說馮鞏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叫《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馮鞏說:“這是小投資,打投入。”整部影片從開機到殺青,一共投入了200萬元。這與那些大片相比真是鳳毛麟角,那些所謂的大片動輒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用一堆金錢與道具堆積起一種虛幻的視覺的享受。而這裡的大投入,馮鞏解釋到:“這部影片凝聚了自己闖蕩演藝界的情懷,而且是情感投入最多的一部影片。”
當時聽到這些東西,第一感覺是:作秀。雖然很喜歡馮鞏的相聲與他的為人。
直到今年春節,我偶然的觀看了馮鞏的那部《心急吃不上熱豆腐》。才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從一開頭,影片就始終融入著一種淡淡的揮之不去的憂傷。
無論是馮鞏所飾的凳三輪的劉好在自己的三輪車上寫著:比寶馬少一個論;還是影片中的劉好收留著自己前妻與別人生的兒子的,而那個所謂的兒子始終用“哎”和馮鞏交談;還有劉好為了討老婆,對那些女人大獻慇勤;等等。雖然這些場景乍一看來,很是可笑。你可能一直在笑,可是笑到最後你會突然想起哭這個動詞。沒有任何緣由的想起。
影片拍攝的很自然,沒有刻意的去表現某些東西。只是在一來一往的生活中,讓觀眾自己去品味。
影片運用了河北保定的方言,使得影片與觀眾的距離一下子拉近許多。
影片繼承了喜劇的一貫作風,大團圓。
雖然從頭至尾沒有一絲的驚險,刺激。出乎意料。
但是當看完之後,感覺,感覺像看鄰家登三輪的叔叔的命運。簡單,親切。那種揮之不去的憂傷,是淡淡的,絕對不會讓你落淚。只會讓你的笑,多少有些份量,抑或是思索。
都說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可是我感覺這部影片就打破了這種常規,這部影片不僅僅是源於生活,更是貼近生活。
影片始終堅持小這個原則,小小的人物,小小的情節,小小的方言。
那種小小的悲哀,以至結局時的那種小小的幸福。
從頭看到尾,感覺到身體在變輕,有一種東西正好敲在心坎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