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華盛頓
——高一期末考試下水作文
打江山,坐江山,歷來被有些人看作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近來讀書中有幸走近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從他那裡看到了一種“另類”的意外——打下江山之後,他和他的戰友們,一哄而散,原來該幹什麼的還幹什麼去了,直到六年以後,美國人覺得有必要建立一個中央政府時,包括他在內的被尊稱為“國父”的55人,才又坐在一起制定憲法,選舉總統,成立美國。
華盛頓們打下江山之後,為什麼不像其他人那樣“順理成章”地坐江山呢?請跟我一道走近華盛頓,瞭解其中值得人們深思的原因。
您大概知道,美國的國慶日是7月4日。這是美國的建國日嗎?不是。這是《獨立宣言》發表的日子。可是,當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發表時,長達8年的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美國革命”才剛剛“革”了1年,叫做“美國”的這個國家僅僅還是個概念的存在,這個時候將7月4日定為國慶日就像把一個人的出生日定為父母的訂婚日一樣讓人不可思議。那麼,是不是獨立戰爭一結束,革命一成功,美國就成立了呢?也不是。1783年美國革命戰爭勝利後,直到四年以後的1787年,華盛頓等55名被尊稱為“國父”的元勳們,才從各州彙集到費城的一間普通小屋裡,制定憲法,兩年後的1789年通過了憲法的前一部分,直到這時,國民們才依據憲法選出了第一任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
作為革命領袖的華盛頓,在革命成功以後,並沒有把自己看作天經地義的國家統治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革命之前和革命之後都不想做一個統治者。
美國獨立革命戰爭之前,華盛頓是美國的一個莊園的鄉野村夫,從事植物的種植工作。他很喜歡自己的這個事業,他酷愛原先的田園生活。他和其他“美國革命”元勳們,只是想通過獨立戰爭,把英國殖民者從本土趕出去,至於誰來管理這個國家,他們還不曾想過,更不要說理直氣壯地去坐江山了。所以,“美國革命”成功以後,他們便一哄而散,做原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了。那麼,他們不急於建國,不急於成立政府,不急於坐江山,本質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原來,他們發動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的美國獨立戰爭的初衷,就是要為每一個人民爭取自由,所以一旦革命成功,他們很珍惜獲得的自由,誰也不願意隨便弄個“政府”來管頭管腳。而他們在革命成功後就一哄而散,過了四年才想著要來制定一部憲法,又過了兩年等憲法通過之後,才民主選出總統,才依法成立美國,那是因為他們深知政府是一種“惡”,一個強有力的政府,隨時都可能利用權力侵害民眾的自由;而與此同時,面對當時絕對自由而又一盤散沙的國家現狀,他們認識到,必須有一個統管全局的政府來協調各州的利益,來消除各種危機,並隨時應付各種外來的侵略,因此政府在他們看來又是一個“必要的惡”。正因為他們既感到政府之必要,又明白政府是一種“惡”,所以他們在建立政府之前,先制定憲法,然後依法選舉總統,再依照法律的形式,嚴格限制政府的權力。
華盛頓們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他們要信守革命初期的諾言。正如旅美華人林達在他的《歷史深處的憂患》一書中所言:“他們(華盛頓們)在《獨立宣言》中,很有意思的否定了他們在打下江山之後必定要坐江山的合理性。他們似乎沒有看‘打江山’與‘坐江山’之間有什麼必然的邏輯關係。那麼,什麼是成立政府的‘合理性’呢?他們在《獨立宣言》中說:‘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一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中間建立政府’,所以,‘政府的正當權力,是要經過被治理者的同意才產生的’。美國的建國者通過這個宣言明確表示,政府是人民為了保護自己的天賦權利才組織起來的,一旦‘任何形式的政府對這些目標具有破壞作用時,人民有權力改變或廢除它。’”
華盛頓等美國的開國元勳們,忠實地信守了《獨立宣言》,並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革命之初許下的諾言,他們通過自己的表率作用,走出了“打江山”時追求民主自由、“坐江山”時變成專制獨裁者的歷史“怪圈”,為世界真正愛好和追求民主自由的人們開了個好頭,做出了一個成功的試驗。
華盛頓,從一個革命領袖到被民主選舉出任第一任美國總統、再到他的第二任、再到他堅決拒絕連任第三任總統這個過程中,他完成了劃時代的人格塑造,他避免了由革命領袖到獨夫民賊的蛻變。相比於拿破侖,相比於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暴君,華盛頓無疑是全世界真正的重量級的“偉人”,他在世界歷史中,必將永垂不朽!
走近華盛頓,再看看在我們的耳目之間揮之不去、陰魂不散的皇帝、太監和長辮子,不由得讓人思緒萬千,也感慨萬千。走近華盛頓,讓我明白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審慎地思考,科學地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