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作為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可以算得上是很重要的了。可是我們又對清明節瞭解了多少呢?
相傳春秋時期,公子重耳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又累又餓,糧食匱乏,大臣介子推便悄悄從身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湯給重耳喝。當重耳發現這件事時感動地流淚。後來重耳做了國君,卻沒有賞賜介子推。有人為介子推抱不平,勸他向國君討賞,介子推不慕名利,收好行李與老母親隱居深山。重耳聽說後羞愧莫及,想去找介子推。有人獻計把林子點燃,從而逼介子推出山,可是仍沒找到介子推。火滅後,人們在一棵老樹下找到了介子推的屍體。重耳見狀痛哭。人們在樹洞中發現一片衣襟,上面寫著:「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重耳下令將這天定為寒食節。後來,又將寒食節的最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一開始,清明只被當成是一個氣節。清明節習俗形成的重要條件在於時間和天氣物候的特點。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候的特點有關。到了清明,氣候變暖,降雨增多,是耕種的大好時節,農諺「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國的傳統節日一般都有自身獨特的習俗,清明節也不例外。
各地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大同小異,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都是以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為主題。古時候,在寒食到清明這幾天要禁火,食物只能吃冷的,人們會帶上親朋好友一起去踏青、掃墓。清明節的一些習俗仍流傳至今。清明節最重要的是祭祖掃墓。在外奔波的子女會回到家鄉為先祖掃墓、添香、燒錢,並祈禱先祖保佑。
隨著國際間頻繁的文化交流,大批外國節日在國內悄然興起,許多年輕人卻冷落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文化凝聚著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魂魄,承載著民族文化的精華,標誌著一個民族豐富和諧的文化內涵,豐富著人們的思想,是我們民族前進航行中的燈塔,因此,我們要把它繼續傳承下去,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