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傳》是那位寫了著名的《巨人三傳》的羅曼·羅蘭著,著名翻譯家傅雷譯。作家沒有從「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傳記套路寫起,而是一上來就是「俄羅斯的偉大心魂」,採取「直指人心」的方式,從傳主的作品入手,來分析傳主作品中的思想及其在國內外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力,探尋傳主思想發展和心路歷程。
讀完這本傳記後,想起之前寫的《戰爭與和平》讀後感,才感到膚淺和無禮。羅曼·羅蘭也曾寫到,《戰爭與和平》的法譯本問世時,「大半法國的讀者不免短視,只看見無數的細枝末節,為之眼花繚亂。他們在這人生的森林中迷失了。應當使自己超臨一切,目光矚視著了無障蔽的天際和叢林原野的範圍;這樣我們才能窺見作品荷馬式的精神,永恆的法則的靜寂,命運的氣息的強有力的節奏。統率一切枝節的全體的情操,和統製作品的藝人的天才,如《創世紀》中上帝的威臨著茫茫無邊際的海洋一般。」這段文字可以作為閱讀《戰爭與和平》一書的總綱。接下來,羅曼·羅曼用詳細準確的筆觸分析了《戰爭與和平》全書的章節內容。文中指出「大將軍庫圖佐夫便是俄國民族的心魂和它服從運命的代表」。對於《戰爭與和平》的作者托爾斯泰,他寫道:「他思想的自然的動作,使他從關於個人命運的小說,引入描寫軍隊與民眾,描寫千萬生靈的意志交融著的巨大的人群的小說。他在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時所得的悲壯的經驗,使他懂得俄羅斯的國魂和它古老的巨大的生命」,由此便產生了《戰爭與和平》一書。列寧曾經說過:「俄國有列夫·托爾斯泰寫出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這樣的作品,德國想要滅亡蘇聯俄國是不可能實現的!」不過,羅曼·羅蘭對於托爾斯泰在書中大段的「哲學的嘮叨」也頗有微詞,認為這些「哲學的嘮叨」破壞了全書的「詩意」。說到這裡,我們不禁想問一句,既然《戰爭與和平》體現了俄羅斯的國魂和它古老的巨大的生命,那麼中國的國魂和古老的巨大的生命力又是什麼呢?
羅曼·羅蘭還給我們揭示出了托爾斯泰心底角落裡的一些隱秘的思想,比如,他寫道:「肉情並未戰敗(它從沒有被戰敗),情慾與神的爭鬥秘密地在(托爾斯泰)心中進展。在《日記》中,托爾斯泰記述三個侵蝕他的魔鬼:
一、賭博欲可能戰勝的;
二、*欲極難戰勝的;
三、虛榮欲一切中最可怕的。
在他夢想著要獻給別人而犧牲自己的時候,*欲或輕浮的思想同時佔據著他:某個高加索婦人的形象使他迷戀,或是『他的左面的鬍鬚比右面的豎得高時會使他悲哀』。」還寫到托爾斯泰年輕時的放蕩,托爾斯泰也曾自陳那時過著「墮落、豬狗不如」的生活,偉人也不是沒有低下的情操,只是在神與魔的交戰中,神最後佔了上風。
羅曼·羅曼還寫到托爾斯泰與亞洲的中國、印度和日本等國人士的交往,他的思想在這些國家也產生了影響。尤為值得可提的,是他的「不抵抗主義」,準確地說是不主張暴力抵抗,後來的印度聖雄甘地曾經和托爾斯泰有過書信往來,他對英國人採取的「非暴力不合作」的鬥爭主張也許正是受到托爾斯泰的啟發。
讀這本《托爾斯泰傳》,可以使我們看到托爾斯泰的崇高和偉大,他的驚人的坦誠,他的曾經有過的卑劣和不堪,以及他和妻子索菲亞之間的幸福和思想相左的痛苦。托爾斯泰最後帶著一名醫生離家出走,病倒在一個小車站而死去。當他的年邁的病體還躺在床上的時候,大批的警察、間諜、記者等圍住了那個小站,沙皇與教會都矚目著這個即將離世的老人,期望從他身上得到關於他曾經攻擊過基督教會的最終的懺悔,可是最終沒有得到;沙皇更害怕托爾斯泰的離世會引發民眾*威的騷亂。
最後,說點題外話,以前曾經讀到奧地利詩人裡爾克懷著孤獨、寂寞的心情遍游歐洲各國,見到托爾斯泰時,曾經抱著托爾斯泰的雙腳,稱他為「精神上的父親」,那時尚對此理解不深。看完這本傳記,才感到托爾斯泰是一座有著巨大磁場力的山,從本傳記中亦可見出他如海洋般深邃廣大的思想情懷,羅曼·羅蘭在書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托爾斯泰的天才」,他的確當得起「精神上的父親」這個稱謂。當然,要體會托爾斯泰的思想情懷,只有從書中的字裡行間去親身體會,也許某一句話、某一個詞就觸動了你,撓到了你的癢處,獲得精神上的洗禮。
托爾斯泰是不朽的,他會像一顆恆星一樣,永遠照耀在人類思想文化的天際!
最全的作文範文、優秀作文參考
盡在「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
作文空間 - https://ZuoWen.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