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剛從童年時期跨入青春期時,便開始感受高爾基悲慘、黑暗的童年。
創作於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紀實性小說,《童年》記述了高爾基的童年:高爾基三歲喪父,被母親帶到外公家生活,外公從事印染致富,後外公因大量放貸款而破產。
這本書中描寫了大量具有鮮明特徵的人物,其中最典型的人物代表莫過於外公和外婆。外公是第一個鞭打小阿廖沙的人,而且打完後還說這都是為他好。自己挨的打比他多多了,沒有那麼打罵就沒有他今天事業的成就。苦難的時間磨練了他。三十年的時間使外公“媳婦熬成婆”,他練成了一副鐵石心腸,認為人生在世,無時不在四面受敵,人與人之間只能以鄰為壑,黨同伐異,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這就是外公的人生哲學。但外婆在阿廖沙的眼中就大不相同。他說:“我一想到外婆,一切苦惱與委屈都離我而去,化為烏有,一切都變得比較有趣,比較愉快,人們也變得更加可愛了……”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外公外婆各自的上帝。在外婆的心中,上帝是大慈大悲,和藹可親的。她視上帝為知己,向他傾述自己的心事。實際上這個上帝的原型就是她自己ˍ真誠老實,仁愛慈祥。高爾基將人民的一切優秀品質都體現在了她身上,而外公心目中的上帝就不同了,他凶狠殘暴,心胸狹窄,有強烈的報復心。“外公跟我講上帝的威力無處不在時,他總是先強調這種威力的嚴酷性:比如,有人造了孽ˍ被洪水淹死了,又有些人造了孽ˍ後來活活被燒死了,他們的城市也被毀於一旦。後來,上帝常用饑荒和瘟疫來懲戒世人,他歷來都是懸掛在大地上方的一把寶劍,是懲罰罪人的鞭子”。他認為,既然上帝都是這樣,為了發財致富,刻毒殘暴一點也就算不了什麼。他對幾十年的結髮妻子也毫不講情義,老了竟和妻子分家。讓外婆帶著阿廖沙獨自生活。
在小阿廖沙心中,外婆是善的象徵,而外公是惡的象徵。除此之外還有內心與外婆相似,最終被壓死在十字架下的小茨岡;長期為外公賣命,後來雙目失明而被趕走的格裡戈裡師傅;被大家視為“異類”,而被趕走的“好事兒”。
初一:黎文露
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