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語文從小學開始我就一向是一個比較枯燥的東西。它包含著各種令人難受的東西,更何況現實中還用不到……那我學這個來幹嘛?什麼平仄平……什麼豪放婉約……什麼唐詩宋詞……這麼多東西,作為一名學生來說光是聽聽就是害怕。
上了初中後,老師讓我們翻看文言文啟蒙讀本。那時我才對文言文有了初步的瞭解。我在其中看到了許多故事,這些故事有些告訴了我一些哲理,有些則是寓言。
漸漸的,我閱歷多了後,我開始逐漸改變我對語文的看法。從以前的厭惡變成了嘗試去接受。我開始購買一些古代名著。起初,我買了一本《三國演義》,不懂得都粗略的看過。讀完一遍後我「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後我又翻閱其他書籍。
過了一個月後,我在一個課外班上做到了一篇文章,出自《三國演義》。經過老師的解析後,我從一篇普通的文章中看到的是人的智慧該如何去運用。於是我又讀了一遍三國演義,這次我看到的是,古代的人們善於用自己的智慧在關鍵時刻採用正確的措施在軍事方面取得勝利或力挽狂瀾。是啊,學習也是,該如何正確的、有效率的學習吶?我陷入了沉思。良久,我列了一張學習與作息時間表,並想辦法改正我之前的不足。
正因為每次閱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我又第三次閱讀。第三次閱讀時我從中得出一個結論——三國演義的思想精髓和靈魂是:義。聽聞俄國學者稱讚《三國演義》是「一部真正具有豐富人民性的傑作」。嚮往國家統一的政治理想與歌頌忠義英雄,是羅貫中編寫這本書的目的。這一次,我明白了,在我們學習時,書籍不能粗略翻閱。多次細讀能使我們明白更多一本書的精髓。
漸漸的,我不再討厭語文,並沉迷其中。學習語文可以使一個人的閱歷增多,善於去表達,善於去理解更多的事物,其實這也是在鍛煉思維。語文學習就是講究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肯花功夫,所得到的寶貴知識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