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空間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
萬世滄桑的是歷史,亙古不變的是靈魂。在歷史的長河中,“扶持”一詞蘊含了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傳送著悠悠中華永恆的精神火炬,始終以一個行者的姿態奔走於世間,它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行動。
“扶持”是“人性本善”的最好詮釋。回望歷史,我彷彿看到了李密那飽含深情地一紙《陳情表》;傾聽歷史,我聽到了李密嘶啞著喊出“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感悟歷史,我又深深的被古人的扶持境界所折服。李密,本是一介布衣,以一篇《陳情表》名垂青史,從此流芳百世。《陳情表》表的是他對祖母的反哺之情。正是因為這種“扶持”祖母劉得以保卒餘年,李密也由此完成了心願,沒有留下對祖母劉的愧疚,坦蕩蕩行之於世。
“扶持”是柳宗元與劉禹錫的深深情誼。當劉禹錫身處危難之中,柳宗元處在春風得意之時,柳宗元鼎力相助,伸出援手來幫助朋友解圍,這種意義上的‘扶持’說起來像是一種慷慨的饋贈。然而,當兩人都朝不保夕時,如此若還能相扶持,可謂是患難與共。這種意義上的扶持柳宗元也做到了。當兩人同時被流放,柳宗元在收拾行李時,仍念及好友劉禹錫的難處,他吩咐家丁去給劉禹錫送些盤纏,家丁不解,流放的地方偏僻荒遠自己的盤纏也不充實,為何還要拿出一部分去送人呢。或許是家丁們體會不到柳宗元對劉禹錫的感情,因為柳宗元知道劉禹錫家有生病的老母,況且家貧,此去路途遙遠,他只想讓好友不再為難,那裡還想得到自己的處境呢。正是這種扶持兩人的友誼才得以綿遠流長,如滾滾長江東逝的流水,奔流不息。模糊中我彷彿穿越了歷史,長亭上,我看到兩位滄桑的老人蹣跚著彼此的腳步,訴說著一個永遠的故事。
“扶持”是真善美的化身。中國建國之初,百廢待興,舉國上下,一片狼藉。我們有的。只是頭頂的藍天,腳下的土地,還有那許多躊躇滿志的人兒。在那個大國紛紛崛起的年代,我們既沒有資金又沒有技術,靠什麼富國強兵,拿什麼實現巨龍騰飛這一偉大目標。就在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苦苦思索時,蘇聯的領導人斯大林雪中送炭,之後轟轟烈烈的五年計劃如火如荼的進行,隨後新中國的前景一片大好。可以說,是蘇聯扶持了我們的成長,斯大林是真善美的使者,他帶來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春天。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演繹著林林總總的橋段,無不講述著一個永恆的主題——扶持
山東菏澤巨野縣巨野一中高二:0616zhang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