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腳下,黃河岸邊,一顆璀璨的的明珠,一座美麗的城市,它就是我的家鄉—臨河。
我的家鄉,地處河套平原,地勢坦蕩,渠道縱橫,樹木成行,美麗富饒,素有“塞上江南”“塞外糧倉”之美譽。民謠唱道“黃河北,陰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糧川。”
臨河城市建設也是日新月異,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通渠大道車輛穿行,大有一番“車如留水馬如龍”的氣勢。城裡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要數勝利路和新華街。南北走向的勝利路,南起火車站,是一條能夠並排行駛6輛汽車的柏油大路,道路兩側聳立著花園酒店、國際飯店、國泰大廈、商業大廈、藍宇大廈。東西走向的新華街,東端是內蒙古西部最大的建材市場—巴彥淖爾國際建材城,西端新建起了氣勢恢弘的市政府大樓,騎車路經新區,一大片綠色的白楊林就展現在眼前,遠遠望去,猶如在土地上蓋上了一條綠毯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美麗,政府大樓四周是將開發的行政辦公區、高檔住宅區、大型的公園、游泳館和體育場。
臨河夜晚更是迷人,每當盛夏時節,夜幕降臨,華燈映照,忙碌了一天的人們來到市中心的人民公園、人民廣場、星月廣場歇息,大人們在綠蔭下納涼,孩子們在噴泉旁嬉戲,一派祥和富足的景象。
你可知道,我的家鄉在過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我曾經看過一組反映臨河過去的照片,照片上低矮破舊的平房,狹窄泥濘的街道,給人蒼涼感覺,正如一句順口溜形象地描述了過去的臨河:“一條馬路,二座樓,一個警察看二頭,公園裡面一隻猴,一天到晚皺眉頭”。
而如今在外地上學、工作的臨河人,回來探親時,一下火車,第一句話就說:“臨河變了,變的都認不出來了,有了現代城市的氣息”。我告訴你們吧,我的家鄉還會變,變的讓當地人都會感到陌生。聽老師講,10年後,臨河將會有50萬人口、城區面積將達到50至70平方公里,成為以開發綠色產品及新型工業為主的河套園林城市。
我愛臨河,因為它是我溫馨的家園;我愛臨河,因為它是我成長的搖籃;我愛臨河,因為它是一條騰飛的巨龍,飛向美好的明天。美麗的家鄉,我為你驕傲,我為你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