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我率直的性格的緣故,我不太喜歡看長篇小說,而喜歡看一些短小的雜文。寫事,寫景,抒情,評論,能讓我在較短地時間內有所收穫。這些文章,在短小中蘊含悠長,在簡煉中富含哲理。讀完這些文章,往往會讓我對人生,自身價值等的思考或感悟,今天就將所感所想付諸於筆端。
一、為人女,要學會感恩父母。
看到《奶奶的賬車》中記錄著孩子們來看望她,問候她的一筆筆“賬”,
我的心不禁一陣酸,我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天天在盼著離家的孩子能多去看了他們,多打打電話給他們。我自己從考上大學後就一直遠離父母,至今已有15年,父母總是在我需要幫助時出現在我的身邊,買房後裝修沒人幫忙,我爸來了;生完孩子沒人看管,我媽來了;買房錢不夠,父母拿出多年的積蓄;孩子上幼兒園沒人送,父母分居兩地幫我送,……事情太多太多,也有些我已經淡忘,似乎覺得父母為我做這些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看到《奶奶的賬車》中的一筆得寸進尺親情賬,我知道,我欠我的父母太多了,真的是索取的多,付出的少。曾聽一位母親說:“一年中最開心的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不求他們給我習多少東西,看著他們我心裡就像吃了糖一樣甜”。是的,作為父母最高的要求不過是多有些機會和兒女呆在一起,多聽聽孩子的聲音。多麼簡單的要求,可以說還算不正是要求,為什麼卻很難實現;是的,我們很忙,但“忙”不是借口,可以打打電話,節假日盡量少出去旅遊,多回家看看父母。我想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會努力做到前幾年一直保持的習慣,一周至少打2個電話與父母淡心;每年帶父母出去玩一趟。
二、為人妻,要學會互相諒。
丈夫身高馬大,是家裡的支柱。連女兒有時也會說:“爸爸不在,就像沒有了山”。可是,他有時也像個大孩子,喜歡看電視,玩遊戲,打籃球,不喜歡做家務,管孩子……,往往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要發生一些爭吵,但是仔細想想,吵架的目的是為什麼?其實不是單純為了講道理,而是想知道對方肯不肯讓著你?是不是在乎你?因此,吵到最後,其實早已偏離了主題,留下的就是為了一口氣。這口氣,代價不落。人生氣的時候,什麼狠絕的話都說得出來,什麼惡毒的事都可能做得出來,吵架真的很傷感情。原我們就是因為愛而生活在一起,這種情意,不消太多的腦力,只要用一點心,就可感受得到,有了分歧,有了意見,我們要學會退而求其次,懂得換位思考,體諒對方,相信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住:“得到不一定是永恆,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轉身不一定是軟弱,你能找個理由快樂,也一定能找個理由快樂”,“懂得放心的人找到輕鬆,懂得理解的人找到寬容”,“體諒是金,是足赤的金”。
三、為人母,要學會傾聽與交流。
由於自身職業的特點,往往會對孩子有這樣那樣的要求或禁止,總會把孩子當成學生一樣管教,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孩子會很死板,或者特別逆反,傾聽是一種愛。有的時候,成年人往往會有很多偏見,覺得孩子沒有什麼思維,孩子很單間,,幼稚,孩子不懂事,其實未必,但其實,孩子雖然表達了隻言片語,但都是真實的,可貴的信息,我們要學會繼續去問,讓孩子用平靜的心情把事實斷斷續續地說出來,這樣我們才能做出恰當的判斷。孩子越小越願意傾聽,作為父母就更應充滿耐心與興趣地傾聽。或許這樣做,才能讓孩子長大後還願意與家長交流。
當孩子有安全感或信任感時,才會向其信任的人訴說心靈的秘密。因些,父母無條件地愛孩子,憂其所憂,樂其所樂,才會經常傾聽到孩子的心靈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