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溫馨的和風吹耒的時候,河裡的水漲了,樹芽兒吐青了,大地上的人兒也醉了。而我,也便在輕盈的夢中醒了,在兒童的歡聲笑語中醒了。也許,你還不知道我是誰吧,我便是風箏。或許,你也曾把你的童年的夢幻與希望托我捎給藍天和白雲。
我是一種供欣賞玩耍的玩具,我的骨骼是那細而輕的竹蔑,我的皮膚是薄棉紙或閃光柔軟的絲綢,別忘了,我還有一條又細又長的「尾巴」。離開它,我便無法借助風力升入高空而翩翻起舞了。說起我的由來,話就長了。相傳第一個製作我的是春秋時的公輸般(魯班)曾作「木鳶」以窺宋城,後人又以紙代木,故稱我「紙鳶」。到了五代。又在紙鳶上繫上竹哨,風入竹哨,聲如笛鳴,於是我便改名叫「風箏」了,而且式樣繁多,有「禽、鳥、蟲、魚」之類,也可稱得上是一個大家族了。不信,你在我們風箏家族的集會上,是可以領略一番我們家族夥伴的風采的。或許,你也正想躍躍欲試,想自己製作一隻風箏吧,那麼,就請我們風箏家族的兩個成員蝴蝶和龍箏來自我介紹一下吧。說不定對你有幫助。
你好,我是蝴蝶風箏,我的個子一般不大。在做我的時候,先用又輕又細的竹蔑紮成對稱的骨架,有軀幹,還有一大一小兩對翅膀,在身軀前端裝上兩根觸鬚,然後再在骨上蒙上棉紙與絲綢。描上燦爛美麗的花紋,在觸鬚上粘上彩色的絲條或布條。在陽光下,就像一隻栩栩如生的花蝴蝶一樣,飛起來又輕盈又美麗,像在翩翩起舞一樣。我個體雖然小。製作簡單,但是我卻是風箏家族中的佼佼者,是風箏家族中最常見的成員之一。接下來,還是請我們家族中的「大哥」龍箏來談談自己吧。
大家在圖片上看過龍吧,我就是龍箏,在風箏家族中可算得是老大。我的骨骼也是用竹蔑製成,先把竹蔑紮成圓筒形,一般有20—30厘來長,再在圓筒四周糊上紙,國筒的一邊開口,另一邊開半個口,這是為了飛起來的時候有利於流動的空氣把我托到高空。我的軀體一般很長,就是由數十個圓筒連輟而成,紮好圓筒後,再扎上一個龍頭,一個龍尾,也用線與圓筒連接起來。再在身上繪上花紋,這樣龍箏就製成了,威武得很。一個人放我這樣的龐然大物是不行的,小的龍箏有十幾米長,大的有數十米長,因此需要幾個人或十幾個人一起來放,而且繫在我身上的繩子太細了是不行的,否則,我可真要騰雲駕霧,遠走高飛了。大家在放我的時候,千萬要小心呀。
好了,我們家族中的兩個成員已把他們介紹給你了,不知你聽後感覺怎樣?再說我也要和你告辭了,我們下次再敘吧,說不定在我們家族中,又會多一隻蝴蝶風箏或龍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