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作文:問道崆峒
天下道教第一山,名曰崆峒。名之者誰?語焉不詳。我以為留此名,蓋有空靈、鍾秀之意,是耶?非耶?況且黃帝曾問道於此,《莊子》、《史記》有載,一旦成文,便成定論。於是便傳誦於世,經久不衰。對此,凡人只有神往,也別無他求。
我是為萬千凡人中之一也!
甲申之年,同事相約,機會難得,便欣然前往。汽車從民樂塬出發,過什字,越黑河,跨涇水,鞍馬勞頓三時有餘,才入平涼城。汽車在這座正在崛起中的繁華都市內穿梭,只是心情急不可待,未能下車一遊。車子又向西顛簸了不足一時,來到“AAAA”級旅遊勝地——崆峒山下。
呵,好一崆峒!煙霧瀰漫,一覽無餘。方圓幾何?只因身在此山,故覺山外有山。見其主峰蒼翠巍峨,直插青冥,祥雲繚繞,與天相接。看到此景,我不免雜念頓生:峰巔可有天宮否?嫦娥仙子正當輕舒廣袖,翩然起舞?抑或廣寒宮中已有玉兔相陪,不再寂寞?赤松、廣成老道,稽首打坐,閉目養神,靜待世人問禮!這是聖靈之地,何以雜念如此?褻瀆聖山,罪莫大焉。於是我便拋棄遐想,大腦空白,故作鎮靜,扮著文靜臉龐,揣著虔誠之心,和同事們徒步登山了。
我們一行,緣後山入,拾級而上。適逢天陰,更兼小雨。看來,上蒼也有淒楚,還哭鼻抹淚呢?不過,降臨人間,便是甘霖,其好處多矣。道旁野草、雜樹、灌木、籐蔓,鑲滿珍珠,神情怡然;晶瑩剔透,楚楚動人,似乎在向遊人傾訴雨滴中的世界,亦真亦善,至純至美。人在此山,焉不超脫!這是龍王作祟,還是道法自然?道旁樹,黃土石,慢慢落在後面。萬山紅,青石級,徐徐展在前面。道路時而宛轉,忽而平緩,既而陡峭,俄而狹窄,不斷變幻著她那風姿綽約的真實內容。過了一山又一山,山路十八彎!我們亦是氣吁吁而汗涔涔了。試問:崆峒歷練遊人,還是遊人折磨自己?想退卻,怎奈激情燃燒。瞧!那道旁樹,不時用她那溫柔而篤實的小手,撫摸著你的面頰,很是熨貼。仰天長嘯,高處祥雲,白衣飄帶,嬌羞之中卻也十分嫵媚,一顰一笑,含而不露,回眸三首,秋波微動,顧盼神飛,見之忘俗,似乎在向你相約:會上瑤台月下逢。
談笑風生,走走停停,歷經多方劫數,遭遇八十一難,方才登臨峰巔!頓時,峰巒疊嶂,豁然開朗。山野平闊,盡收眼底。亭台軒榭,道房禪院,疏密相間,座落有致。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牛郎成群,織女穿梭,這是天上的街市。不遠處,仙樂聲起,時而亢奮,時而淒涼,時而舒緩,時而急促,“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漢宮秋月》,《胡笳十八拍》,引領著人們的思緒漂流到強漢盛唐。
我們在善心人處買了上有太極,並書“一生平安”字樣的紅飄帶,或系之手臂,或扎於額頭。我以為凡登山者,心繫紅帶,便能淨化魂靈,得道成仙,便像紅領巾一樣,圍在脖際,綴在胸前。於是在人們腳尖與腳跟的簇擁之下,不自覺地尋訪著“天宮”。
忽而一尊石碑,烏黑珵亮,上書“崆峒山”。字跡遒勁有力,妙趣橫生,這大概是倉頡的字吧!遊人多會於此,爭先恐後拍照。伴著相機快門的卡嚓聲,我們幾位帶著濃厚職業味道而又放蕩不羈的青春男兒,已在膠卷中留下了黑白相間的圖像,民樂塬上的塵埃已灑在了道教山上。順著大道,繼續東行,偶爾從側面望去,道路恰成“V”型,這是“Victory”的濃縮。在這樣的柏油路上行走,格外舒坦,也飄飄欲仙。道旁擺滿了各種商品,帶著樸素的道家氣息,光怪陸離,精妙絕倫,觀者眼花繚亂,買者愛不釋手。有首飾衣物,翡翠瑪瑙,刀槍劍戟,古玩字畫,凡能想到或想不到的,凡所見的或未見著的,這兒全有。閱盡人間春色,包容世間萬物,這就是崆峒的胸懷!
山盡處,有一石門,躍入眼簾,仔細觀之,紅色圓形,異常寬闊,其下有階。站在門內,居高臨下,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進入天門,果見一架神梯,聳入雲端。天梯極窄,旁有鐵索,曲徑通幽,沖天而上。人若攀援,只覺頂著額頭,身子若微前傾,便會被上面石級擦著鼻尖,掉下山去,真似古蜀道,正是上天梯。“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勾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河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我們拾級而上,強行攀援,行至二十多層,已是汗流浹背,心驚膽顫,遂半道而歸,心中不免有些悵然。記得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說,“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權當是失敗者的自我慰藉吧!
此時,雨更大了,我們只得返下山來,途經“歸善橋”,我佇立片刻,心中默然祈禱!也許只有此刻,人的心靈才會得到淨化。上天梯上,我心茫然,。而此時,一種朦朧的卻有無從說起的潛意識從內心深處開始萌動,逐漸升騰,擴散……
來時走後山,歸時到前山。前山腳下,一人工湖,驚濤拍岸,猛浪若奔,水天一色,蔚為壯觀。我們一行跳上一艘自動化小輪。船起航了,碧水向後退去。驀然回首,雨色中的崆峒更加崴嵬,蒼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