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顏色很淺。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在擴大它的範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遍佈轉眼地望著那裡。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這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後,終於衝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蒼穹的邊邊框框,顏色紅得非常可愛。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麼?
“走,今天我們去隨州博物館轉轉吧。”朋友對我說。“恩,好主意!趁此大好時機去逛逛不失為上上策。”我爽快地答應了。
這是我第五次去隨州博物館了,雖然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隨州人,但是對自己的故鄉——隨州,還是不甚瞭解。我只是知道我的故鄉——隨州,是炎帝神農故里、編鐘之鄉,但我也不知別人為何這樣稱呼“她”。這次和朋友趁此大好時機又來訪博物館,其重要原因就是想弄清楚我的故鄉隨州為何被稱為炎帝神農故里、編鐘之鄉,想弄明白“她”的“韻”處所在、“她”“神”在何處、“她”的魅力到底是什麼,是什麼吸引著全國的觀光遊客來此旅遊。
博物館到了,遠遠看去,博物館的建築並不高大,但是,廣場卻十分寬敞,寬大的廣場讓博物館的主建築看起來就像一位束髮武士沉著堅定地守候在高高的崗位上。兩個副館分別散落在它的左右,像兩個忠實的衛士守護著將軍一樣。主館與副館的搭配顯得氣勢磅礡,彷彿有吞併藍天的霸氣,讓人心靈為之震撼。我們來得太早,博物館九點鐘才開放。於是,我們在廣場轉悠了半個小時。與主館正對的石頭上,刻著《反腐倡廉千字文》,我們一字一句地讀完它。讓人不能不佩服雕刻者的才華,從炎帝開始,一直寫到八榮八恥。後來走進博物館,發現裡面還有反腐倡廉書畫比賽作品,以及宣傳廉政建設的漫畫,看來,反腐倡廉是隨州的一大景觀。
九點鐘準時開館。此時,門口已經聚集了幾十個人了,我們一同走進博物館。館藏文物不少,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禮器。我和朋友在館內閒逛,突然我看見了《黃玉蟠螭銅座方壺》,這是一件清代時期的青銅禮器,長約45厘米、寬約20厘米、高約27厘米。此器採用黃玉為原料,玉質細膩瑩潤,雕工精美,造型優雅,紋飾繁縟,上下呼應,栩栩如生。作者有意模仿春秋晚期青銅器方壺造型,並加以創新。尤其是銅與玉結合使用的工藝技法不僅將金屬的陽剛與玉器的柔美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更突出了器物的古樸與凝重,成為清代仿古器中的上乘之作。
此壺還有蓋,器蓋下凹似華冠,飾以透雕的變形龍紋。直口厚唇,束頸修長似扁方筒,頸部一圈紋飾帶飾蕉葉紋,頸兩側附一對壯碩的龍形耳,龍回首卷尾呈蹲立狀。口沿部套有一鎏金銅箍,以一對立鷹為鋬。兩鷹分別立於獸耳彎曲的頸部,與其下回首的玉龍形成鮮明對比。鼓腹,腹飾界欄狀十字形凸稜,界內滿飾蟠虺紋。蟠虺紋是青銅器上的常見裝飾紋樣,又稱“蛇紋”。以盤曲的小蛇的形象,構成幾何圖形,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圓形底,圈足有寬邊。下承四獸形足,獸頭上揚,口張開,威猛有氣勢。方壺底部套有鎏金青銅器座,兩條夔龍活靈活現。此方壺採用大量的獸形裝飾,從不同角度顯示出其威嚴與穩重之勢。啊!這是當時人們智慧的結晶啊,這不僅是他個人智慧的表現,更是長江流域一帶、炎帝故里一帶的勞動人民的智慧的象徵,還是我們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智慧的結晶。我凝視,微笑,默歎,此物真巧奪天工。我帶著對故鄉的熱愛之情和民族自豪感,細細地去觀賞、品味這智慧的結晶。
忽然,《曾侯乙尊盤》又映入我的眼簾,我眼睛不住的放著光。這件青銅器件是多麼的玲瓏剔透啊,簡直能與大自然中的遠古化石相媲美了。尊盤通體用陶范渾鑄而成,尊足等附件為另行鑄造,然後用鉛錫合金與尊體焊在一起。尊頸附飾是由繁複而有序的鏤空紋樣構成,屬於熔模鑄件。這件尊盤的驚人之處在於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裝飾。裝飾表層彼此獨立,互不相連,由內層銅梗支撐,內層銅梗又分層聯結,參差錯落,玲瓏剔透,令觀者凝神屏息,歎為觀止。
“聽說等下還有編鐘演奏,你去不去?”朋友側過頭來對我說道。“我當然要去了,為什麼不去呢?”我的眼裡閃著亢奮的光芒,心跳異常加速,雙手也情不自禁地搓了搓,好像要上戰場準備打仗似的。
序幕拉開,一場激動人心的編鐘演奏就這樣開始了。首先看到的是,三排編鐘整齊地排放著,由上到下依次分為小編鐘、中編鐘和大編鐘。呈現出氣勢磅礡,壯觀的一幕。看到這種場景,我的心反而平靜了下來,可能是我剛剛過於激動了吧,都適應於這種激動的場面了,我又搓了搓雙手,長舒了一口氣。“隆!隆!隆!”只聽編鐘響了響,我馬上坐正,全神貫注地聽著,眼睛也直勾勾地看著舞台上,此時,我身體裡的每一個器官,每一個細胞都向外張開著,去積極地觀賞、聆聽、品味這天籟之音。當時我的心情是多麼的激動,多麼的興奮,多麼的喜悅啊!那是無法用語言來準確地表達的內心的激動與歡喜。
“隆!隆!隆!”“叮!叮!叮!”高音與低音相互交錯在一起,協調的天衣無縫,令聽者們讚歎不已。啊!這才是真正的音樂啊!這才是真正的天籟之音!當我聽到這聲音時,我彷彿被這聲音帶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帶到了遠古時代,我的思緒乘著這聲音一下子飛越了幾個世紀。此時,我的心已按耐不住了,我體內的所有的血液都已沸騰了,比火山迸發時的熔漿的溫度還要高!還要濃烈!還要炙熱!
直到此刻,我才知道了古典音樂完美結合後的魅力與感染力是現代音樂所不能及的!
當我經過這次振奮人心的“旅遊”後,看到了從故鄉出土的眾多精緻無比、玲瓏剔透的青銅禮器後,欣賞了這場古典音樂盛典後,我彷彿接受了一次洗禮,一次靈魂的洗禮,使我的身心更加的“純”了。
我的故鄉——隨州,“她”的“韻”在於這裡的勞動人民的智慧,“神”則體現在這裡的勞動人民的自強不息。“神”與“韻”相結合則剛剛體現出來我們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最基本的品質,那就是自強不息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我覺得,正是這兩大精神相互融合,才使中華民族堅強的屹立於東方,而越發的昌盛!
讓我們一起走進“神韻隨州”,走進“神韻中國”,去體驗我們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自強不息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吧!
初二:夜龍
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