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二國文寫作參考讀後感作文《不倒的豐碑》_1500字


E


度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

  魯迅,是我們心中無法磨滅的靈魂,是苦難的歷史中一個不可抹煞的最強音,我們不能缺失,又無法超越這一道密不透風的叢林,我們不敢妄談魯迅,但他對於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來說,依然是一盞燃燒的指路明燈,一座屹立不倒的豐碑,他,永遠警醒鞭策著我們。

  讀魯迅先生的文字,或許你會覺得沉重與尖刻。的確,先生缺乏梁實秋的閒適,周作人的清淡,徐志摩的柔情,但這依然掩不住我對先生的尊崇。如果回憶起那個時代時,只有一具時間的骸骨,所有一切苦難不平只是吟風弄月的文字與淡淡悠哉的墨氣,現代的人們又如何能體會那個時代的黑暗呢?那個時代,儒家的思想加上道家的淡然與佛家的面壁主義,人們喪失了開拓的勇氣,都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鎖。

  


  “叛逆的猛士出於人,他屹立著,洞見一切已改和現有的廢墟和荒墳,記得一切深廣和久遠的苦痛,正視一切重疊預淤積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將生和未生。”——《野草。淡淡的血痕》

  作為舊社會的叛逆臣子,先生無需揮舞兵器刀槍,而為一他的精神、思想、人格、尊嚴去引領青年鬥士,痛貶虛偽的現實,重塑國人的靈魂。筆桿,是他唯一的戰鬥武器,傾瀉的是他生生不屈的鬥志,堅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及滿腔的愛國熱忱。他在彷徨中吶喊,在“橫站著的晚年”背負著難耐的寂寞,但他從不耽於屈服與停滯,他的目光,幾乎能讓人看見那直逼迂腐專制、保守腐朽的現實的憤怒火焰。

  


  “假如一見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吶喊》

  沉默無疑是可怕的,但這泱泱中華、浩浩神州警在磐石般的黑暗底下沉默了近5000年,不是更可怕麼?!

  有了先生的吶喊,醒來的人們不再沉默。正是有毀壞這“鐵屋子”的勇氣與希望,才使先生有了衝破黑暗枷鎖、尋求光明的毅力。先生意識到只有喚醒愚昧、麻木的國民,重塑國民靈魂,方可真正救國。於是他執筆奮戰,一次又一次在那沒有硝煙卻險惡無比的戰場上建樹功勳。在他執著堅定的吶喊下,多少有志之人從沉默中醒來,奮鬥,再奮鬥?一聲不朽的吶喊,穿越時光與空間,如今聆聽,依舊高亢鏗鏘,生活在浮華都是裡的我承受靈魂的拷問。

  不要因前途茫茫而喪失信心,不要因路途艱難險阻而畏懼退縮,更不要因黎明前的黑暗而錯過了初升的太陽,放棄尋求光明的未來!只有我們堅持不懈,矢志不渝,我們擁有的何止鐵屋外的陽光,更有永不頹落的朝陽!

  


  “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正如地上的路;其實的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鄉》

  魯迅批判的,不僅是制度,階級,文化現象,而且是在幾千年封建文化“醬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囚籠”扭曲中所霉變的民族靈魂》魯迅讓原本縹緲的希望不再虛無,她不但喚起了人們美好的追求與嚮往,更教會人們在憧憬中不斷探索,在變革中不斷進取與創造。

  魯迅是不能躺著讀的,讀著那刻骨銘心的文字,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感動。一次次碰壁,一次次遭受迫害,只能讓他的決心更加堅定,一如既往地用他奇崛的文筆書寫黑暗。他義無反顧的精神如一盞驅散黑暗的孤燈,光芒足以穿越時空,一直照亮今天。

  只要魯迅先生的書在,就會有人讀,只要有人讀,先生的思想與精神就會綿亙不斷地傳下去,等待著我們游出浮躁的海面,活出精彩的人生。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魯迅——不朽的靈魂,不倒的豐碑!

 

  廣州市天秀中學初二(一)班:藍若瑜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