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國寫優秀寫景作文《高三寫景作文:廬山二》_1500字

  之所以去廬山,是受了李白的蠱惑。他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吶喊,穿過大唐,一直迴響在我心靈深處。再者,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起了很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也熟悉毛澤東的「無限風光在險峰」,其實好長時間不知道這「險峰」就在廬山。

  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聳立於長江南岸、鄱陽湖之濱,自古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稱。同行的余導講,這裡不僅岡巒環列,山峰多達九十餘座,而且長年雲霧繚繞,煙雨瀰漫。她那瞬息萬變、瑰麗奇迷的山色,為歷代文人騷客謳歌不已。

  我千里迢迢來到廬山,只為一識其「真面目」。可是,廬山似乎對我的造訪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熱情。

  眾所周知廬山是避暑勝地,可是盤山公路上嚴重的堵車弄得我不免心煩,雖然時節已是初秋,在悶熱的大巴內我竟然不停地流下汗來。看看長蛇似的車隊,心越來越燥,看焦急也解決不了問題,乾脆把視線投放到窗外,慢慢欣賞廬山路景吧。

  蘇子當年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了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尤為後人所傳頌。據導遊講,廬山的盤山公路共有四百個轉彎,隨著大巴在山路的曲曲折折,時走時停,廬山也不斷翻轉它的面目,真的呈現出了「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架勢來。想到自己坐著車就領略了蘇軾艱難跋涉後的景致,不免為自己的坐享而沾沾自喜,剛才的不悅亦一掃而光了。

  下車後,我們直奔*筆下的「天生一個仙人洞」之去處。這是一個天然洞穴,這裡不僅是歷來最為遊人所喜愛的勝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傳唐代名道呂洞賓曾在此洞中*,直至成仙。仙人洞進口處,為宜圓形石門。門上方正中鐫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對聯:「仙蹤渺黃鶴,人事憶白蓮。」入圓門便見一大巨石橫臥山中,宛若一隻大蟾蜍伸腿欲躍,人稱「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蒼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開兩條綠臂,作擁抱態。其枝枝葉葉,密密層層,蓊蓊鬱郁,生機盎然:其根須裸露,卻能迎風挺立,千百年不倒,充分顯示了廬山松特有的堅強不屈的性格,堪稱廬山一奇景。

  順石徑小道逶迤而下,蒼翠崖壁間一巖洞豁然中開,洞高達7米,深逾14米。洞壁冰巖麻皺,橫斜錯落,清晰地記載著它那漫長的歲月,這就是仙人洞。洞內有一石製殿閣——純陽殿。殿內立呂洞賓身背寶劍石的雕像。兩旁有兩副對聯:「稱師亦稱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靈異,岳陽三醉神仙」。洞穴最深處,有兩道泉水沿岩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聲,悅耳動聽。我立於石窖之外,聆聽許久,大有「如聽仙樂耳暫明」之清爽,若不是導遊規定了集合的時間,我倒願意在此地逗留良久。

  本來此番游廬山我的願望還在於能到香爐峰,很想親身感受一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偉壯麗,可惜的是導遊告訴我們李白所到的香爐峰,在另一遙遠的所在,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恐怕無法到達了。眼看烈的夙願不能立遂,我登時有了不可自拔的遺憾。

  下山的時候,倒也隨處可見飛泉流瀑,但是總感覺不如李白的來得壯觀激烈,也就少了幾分欣賞的意趣,而且看到有的瀑流之下一深潭,旁邊的石塊上總寫著「青龍潭」「黃龍瀑」之類,印象當中感覺無論何處的山,只要有瀑有潭,總能見到類似的名字,也不感到有何稀奇了。

  快到山腳下的時候,忽然看見一個賣旅遊紀念品的小攤,輕瞄一眼,一個紅色的鐲子立刻吸引了我。不是俗艷的鮮紅,也不是壓抑的紫紅或暗紅,是一種鮮亮的紅,剔透的紅,紅得超凡脫俗,我很想買下來,一問價錢25元,其實不算貴的,可是那一會有根筋不對了,非得給人家15元,最後攤主講定是20元,我還是咬定15不放鬆,正在這時,同伴說集合的時間快要到了,呼喚我下山,我竟然義無反顧地掉頭而去。可是沒等我走到山腳,我的腸子已悔青了,很想得到,可是再也沒有碰見類似的鐲子,到我離開廬山,直至離開江西,我都無緣再見到類似的紅鐲子了。

  除了香爐峰,這算是我在廬山的第二大遺憾了。

  有些東西,真的是要看緣分了。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

作文空間 - https://ZuoWen.Space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