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擔心他從小嬌慣的兒子的前途。雖然他有龐大的財產,卻害怕遺留給兒子反而帶來禍害。他想,與其留財產給孩子,還不如教他自己去奮鬥。
他把兒子叫來,對兒子說了他如何白手起家,經過艱苦的拚搏才有今天。父親的故事感動了這位從未出過遠門的青年,激發了他奮鬥的勇氣,於是他立下誓願:如果不找到寶物決不返鄉。
青年打造了一艘堅固的大船,在親友的歡送中出海。他駕船渡過了險惡的風浪,經過無數的島嶼,最後在熱帶雨林中找到了一種樹木。這種樹木高達十餘米,在一片雨林中只有一兩株。砍下這種樹木,經過一年時間讓外皮朽爛,留下木心沉黑的部分,會散發出一種無比的香氣。放在水中,它不像別的樹木浮在水面,而會沉到水底去。青年心想:這真是無比的寶物啊!
青年把這濃香無比的樹木運到市場出售,可是沒有人來買,這使他非常煩惱。偏偏在與他相鄰的攤位上有人在賣木炭,那小販的木炭總是很快就賣光了。剛開始的時候青年還不為所動,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的信心終於動搖了,他想:“既然木炭這麼好賣,為什麼我不把香樹變成木炭來賣呢?”
第二天他果然把香木燒成木炭,挑到市場,一會兒就賣光了。青年非常高興,得意地回家告訴他的老父。老父聽了,忍不住落下淚來。
原來,青年燒成木炭的香木,正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樹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小塊磨成粉屑,價值就會超過一車的木炭。
這是佛經裡釋加牟尼說的一個故事,他告訴我們兩個智慧:一是許多人手裡有“沉香”卻不知道它的珍貴,反而羨慕別人手裡的木炭,最後竟丟棄了自己的珍寶。
二是許多人雖知道希望成為聖賢是偉大的心願,一開始也有成聖賢的氣概,但看到做凡夫俗子最容易,最不費力氣,最後他就出賣自己尊貴的志願,淪落成凡夫俗子了。
人生最大的缺憾,就是和別人比較。和高人比較,使我們自卑;和下人比較,使我們驕傲。外來的比較是我們心靈動盪不能自在的來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了自己心靈原有的氤氳馨香。
因此,佛陀說:一個人戰勝一千個敵人一千次,遠不及他戰勝自己一次。
我們當然知道那一車沉香的價值,那本來可以成為這個人一生的幸福的,為什麼?因為幸福站在他面前時,他並不認識它。
幸福,那也需要認識嗎?當然,光彩奪目的是幸福,暗淡無光的未必不是幸福;人人嚮往的是幸福,無人注意的未必不是幸福;屬於他人的是幸福,屬於自己的也未必不是幸福,倘若一不留神,對幸福看走了眼,我們便有可能犯“沉香木炭”的錯誤。
美國的淘金熱興起時,一位青年賣掉了自己的農場,興沖沖地趕往西部。九年後,他空手而歸,卻發現被賣掉的農場上車來人往,這就是著名的門羅金礦。在這位青年與新農場主交換契據的那一刻,他看到了別人的木炭,丟掉了自己的沉香。
其實,認識幸福並不困難。它需要的只不過是一點自信,一點執著。當眾多科學家都高舉實驗物理的旗幟,一股腦地扎進實驗室時,愛因斯坦卻端坐於圖書館中,一心一意地搞他的理論物理。最終,相對論的誕生,證明了理論物理研究正是屬於愛因斯坦的沉香。
常常想,“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為什麼幸福的人就不能有不同的幸福呢?難道這個世界上的幸福都只是一個形狀,一種規格嗎?不,不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與眾不同的幸福,我們缺少的,也許只是發現它的眼睛,認識它的心靈。
我們不能富甲天下,揮金如土,那就讓我們輕輕鬆鬆,過閒適的生活吧;我們不能權傾一時,名利雙收,那就讓我們平平淡淡,過安樂的生活吧;我們不能的事太多了,為此而煩惱憂愁卻大可不必,因為那本來就是不屬於我們的心腹,當我們為“失敗”而愁苦時,當我們被別人的光芒籠罩時,當我們對別人的幸福艷慕時,審視一下自己的所有吧,也許那一直被你忽視的當作木炭一樣的東西,正是你生命中的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