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年所流傳的經典豐富多彩,濃濃的年味如漫天的璀璨星火,照耀著人間。而如今歷史的接力棒傳到我們這一代手中,我們更得用心傳承。
比起上海市的“鋼筋水泥”,家鄉濟南的春節年味可是濃多了!
一大清早,推開門,狠狠吸了一口空氣,頓時感到任督二脈打通了似的。這時,我觀察到每家門上都不謀而合地貼上喜慶的春聯。它以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的願望,是中國的文字形式。瞧!這幅對聯的上聯是:喜居寶地千年旺,下聯是:福照家門萬事興,橫批:喜迎新春。多有意境。
再往前走,原來隔壁要放鞭炮哩。其實在春節啊,大家為了表示喜慶和驅逐瘟疫惡鬼,所以才放“豪氣沖天”的鞭炮,這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景。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寫:“新歷才將半張開,小亭猶聚爆竿灰。”寫的就是佳節中燃燒炮竹的情景。之間鄰居小心翼翼的把一大串鞭炮掛在樹上,接著就“辟里啪啦”炸開了花兒。這傳統,還流傳呢。
到了晚上,我拉開窗戶,好一幅萬家燈火的景象——家家掛著大紅燈籠,燈籠上寫著“福”字,猶如懸浮於大漠星河之上的誘人寶藏。中國的燈籠又叫作燈綵,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人們掛著喜慶的燈籠象徵團圓。
我還品嚐了可口的霜糖黃米年糕,糅合著傳統氣息的傳統氣息的食品,在盤中好像穿著金絲玉衣黃馬褂呢!
初三:張儒豪
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