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脫俗,不以煩瑣為重。往事如煙,不以痛苦為生。儒之人,大智大德,心如明鏡,即獨人之君也,統呼:“儒生”天下之大,儒生極少,萬無有一,此皆為誤過大起大落之奧妙,為“慎獨”也。心如一鏡,望者,問者,尋者,皆由此鏡看出自我,看破自我,洩心中羈絆,大悟人生。此皆智者也,不問世間之事,不為金錢所欲,大智而若愚,視悲痛為過往雲煙,不拂白髯不拂塵,風起皆散。罷罷罷!如幽谷獨蘭,活其香中,自乃自君子也。都言道:“儒生超脫,不飲道泉之水,活在當下,不言來去即空。”
儒生之人,謙而恭,恭而敬,不自持道高,不驕,不躁,平心靜氣過好每一天。論孔夫子,既有“學而不思則罔”的求知精神,又佔“有朋自遠方來”的生命之不盡樂乎,還有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不恥下問之學,更有那“其恕乎”的彼所不欲,勿施於人。善《詩經》,是一份才識,以眾語成《論語》,是一份品德。論楊震,在四知堂的一聲怒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為人不知!”喝去王密的送金之舉,乃是一份自重,更是在獨處時也為君子的“慎獨”。論宋謙,當年“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乃是一種求知的熱切之心。又“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乃是誠實守信之人也。
儒是一種理,是一種信念,是一種自由的超脫,論古往今來,儒,是對生命的悟性,乃是脫去心中枷鎖的鑰匙。誰人心中都有一把鎖,鎖住信念、道德、理念,儒生之人,以明鏡之心破鎖,焦躁之人,乃直衝其鎖,開否?否,反而困其於其中,無法自拔。儒生之人,多是顰顰老之者,他們窮其一生悟人生之理,漸漸從事理中抹去稜角之心,磨平,磨光,一顆玉心,照出了世間一切美好之物也,又以反射人間道念之潔光破塵埃,乃心自潔,乃別心同潔。
儒生之人,與理同在,身處桃源處,語道驚人道。清高,蓮花矣,出淤泥而不染乎。
初一:王涵
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