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世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就用植樹造林來說,森林是農業的重要保障,森林和樹木能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保護農田和草原,提供農需“四料”(木料、燃料、飼料、肥料)來源。大力開展植樹造林,能夠從根本上改善農牧業生產條件,植樹造林在改造自然、抗禦災害和保障農牧業增產方面,有其他基本建設不能代替的獨特作用。不論山區、丘林,還是沙區、平原,因地制宜地營造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和牧場防護林,大搞“四旁”綠化,都是改善自然條件,保障農牧業發展的一項基本建設。特別是水土流失、風沙乾旱等自然災害比較嚴重的無林少林區,由於沒有森林的保障,要徹底改變這些地區的自然面貌,必須大力植樹造林,加速綠化。
森林能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裸露,缺乏植被,雨水一來,土壤受到沖刷侵蝕。有了森林,就會改變這種狀況。林木茂密的枝葉可以截留一部分降雨,松厚的枯枝落葉等地被物覆蓋的林地,其吸水和透水性能大大超過荒山荒坡,使大部分雨水滲入土層中,成為地下水,然後分層以不同速度補給到河川裡,從而減少地表徑流和土壤侵蝕,加之林木發達的根系能固結土壤,從而發揮森林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效益。因此,河川上游有森林,就可以涵養水源,清水長流;上坡上有森林,就能保持水土,保護農田和水庫;有森林的地區,不會大雨鬧水災,無雨又鬧旱災。群眾深有體會地說:“山上林木多,水土不下坡、山上多種樹,等於修水庫,雨多它能吞,雨少他能吐。”這生動地說明了森林對保持水土、調節水分的作用,森林是水利的源泉,森林之所以像一座大的天然的蓄水庫,就是這個道理。
森林能夠調節氣候,增加降水,減免乾旱。降水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空氣中水汽的多少。此外,在森林區域,夏季上空和地表的溫差較小,不容易形成急劇上升的氣流,因而減少了產生冰雹的可能性。春秋季節,在森林或林帶保護下的農田,氣溫較空曠地要高,晝夜溫差較小,因此空曠地低溫達到發生霜凍時,林帶保護區域內還沒有出現霜凍,從而延長了無霜期,使作物減免霜害。
勞動創造世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希望大家看了我這篇作文後也能夠多植樹造林,為了減少水災和旱災,大家就去作吧!這樣才能創造世界,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更加讓人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