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讀了大禹治水這故事,讓我懂了許多道理。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家。
堯派鯀去治水,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
這是因為鯀雖然花費了好長時間,但都做了無用功,他沒有利用智慧來解決問題。
舜接替堯選禹去治水,禹改變了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裡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大禹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把大水治服了。
大禹父子倆治水的方法不同,大禹父親用的是堵,大禹用的是疏通,治水的結果自然也就不同。
大禹治水這個故事告訴了我一個道理,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不僅要有毅力和決心,還要充分利用原理,發揮自己的智慧,不能像大禹父親那樣。
我的學習也不例外,不能遇到困難就退縮或者草率解決,不遵守規律,這樣都是不行的。以後無論在生活上、學習上都要有不怕挫折的精神,遵守事物發展的規律,把各科的學習成績搞好,也能把生活中的事情解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