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完《完美的失敗》,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氣憤與無奈。無奈依然有人受文學歷史的戕害,將歷史與文學當成了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
雖然我是位理科生,歷史(課)對我來說就是車窗外的風景,但是三國這段歷史是我的最愛,它早已在我的腦中根深蒂固了。而我不喜歡看《三國演義》,不管是書籍還是電視劇,因為它僅僅是羅貫中的扯談,扯得讓人對三國第一歷史“淡”了。有很多人不排除熟知三國史的人,都曾受演義的影響,畢竟像《三國演義》這類文學名著越老越有號召力。歷史人物的文學形象在某種意義上取代了一部分人心目中的歷史形象。我對這些人只能嗒然無奈,可是那些對三國史一知半解的卻大放闕詞的人只能說是氣憤了。
文章說諸葛亮嫉妒馬謖之才,用陰謀將其的光芒湮沒,導演了一場完美的失敗。如果真是這樣,諸葛亮不但上不了神壇,而且會和曹操一樣,成為民間形象中的鬼。街亭何其重要,諸葛亮再蠢也不會蠢到明知馬謖守不住街亭,可為了除掉這尊“金佛”,賭上蜀漢前途,將他派出去送死。如果諸葛亮嫉妒馬謖之才,那麼他勢必會嫉妒劉禪惦記蜀漢江山。既然諸葛亮小心眼,那麼他和演義中的周瑜有什麼兩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如果真這樣他架空劉禪,“出師北伐”,關中響震,有望滅魏,那麼他又怎麼會因為一個馬謖毀了將來屬於他的皇位呢?
《完美的失敗》也就成了一篇失敗的文章,而失敗中的失敗亦使文章敗的更加完美。
文章中有這麼一句:“用兵如神的諸葛亮是否老了?是否已成風中之燭?”凡略通三國的人都知道孔明偏重於對政事的處理,軍事方面平庸得很。三國中真正能夠稱得上“用兵如神”的謀士我想應該是郭嘉(奉孝)了。亮一人或許不能說明什麼,但與馬謖一結合,失敗如海綿一般吸滿了污水。文章還有一句:“馬謖正年少輕狂!”當然,馬謖也對亮說過:“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的話,看上去沒啥問題呀?是嗎?古人云:長兄如父,長嫂如母。馬謖的哥哥馬良與諸葛亮是知己,他在夷陵猇亭之戰中陣亡,諸葛亮自然會對馬謖像對自己孩子一樣照顧有佳。而謖與亮的年齡大約差7歲,如果說馬謖正年少輕狂,那麼諸葛亮就不至於老成“風中之燭”吧?反之,其“逆否命題”也得打個問號,兩個“命題”絕不會同時成立。這就是不諳歷史的人胡吹海哨侃大山,侃出了一座大山。
或許是作者有意將歷史人物另類解讀吧,但編輯為何將其文措置於“評古論今”之中,殊不知這種另類解讀不會讓人耳目一新,只會令人耳目一“辛”罷了。
可憐的歷史成了文學的奴隸,而更多的人扮演了歷史這個角色,他們不知歷史自然也不知他們自己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