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代的鄭燮筆下的《竹石》更是將竹子描寫得淋漓盡致。
春光煦煦,大地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春意盎然,草木叢生。走進竹林,瞧,濕露露的土地上探出了一個個尖尖的小腦袋,那便是竹筍,綠油油的,實在令人喜愛。春雷隆隆,春雨伴隨著雷聲歡快的來到世間。「春雨貴如油」。竹筍可不放過這次生長的機會,吮吸著這春天的乳汁。雨過後,太陽放射出萬丈光芒,暖暖的照耀著這片土地,也照耀著這片竹林.竹筍上,有露珠停落,在竹尖上慢慢滑落,不敢太急,徐徐地移動著腳步,印下清新的痕跡。
「知了——」蟬在枝頭高唱著歌。盛夏來臨,竹筍茁壯成長,由嫩綠變成了青綠。而青綠不是深綠,是一種令人嚮往的綠,綠得如此純粹,綠得如此明亮。走進竹林,一股涼風徐徐吹來,令人將煩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竹葉隨風伴奏,竹子隨風舞動。看到這裡的清靜和安寧,我便有了一種想隱居在此的衝動。竹子與其他植物不同,它是一節一節的長上去。撫摸它時,確實如此光滑,如此清涼,不及其他植物那般粗糙。
深秋時節,樹葉染上了金黃色,如同一隻隻蝴蝶般從樹上落下,時而低低地打幾個旋,時而歡快地翻幾個跟頭。而竹卻還是那樣的綠,不過更加深罷了,也還是那樣的挺拔。它們似乎還沒有生長夠似的,依舊不停地往上長。它們互相鼓勵,互相依偎,吸取著底下的營養。別的植物可能此時正在為冬眠而做準備呢。
寒冬,雪花如精靈般飛向人間,大地白茫茫的一片,銀裝素裹。動植物進入冬眠狀態。沒有了春天般的生機,少了春天的情趣。咦?那裡還有一抹綠色,綠得十分精神,不錯,那是竹。在這寒冬時節,它卻如此堅韌不拔,怪不得它是「歲寒三友」中的一員。
蓮,出淤泥而不染;菊,隱逸;蘭,高潔。可我依舊喜愛竹,愛它那品質。竹之堅,劉偉是一位無臂鋼琴家,正因為他的堅強,永不言棄,彈奏出生命中最美的音符;竹之奉獻,袁隆平是一位雜交水稻之父,正因為他的無私奉獻,發明了雜交水稻,讓世界幾十億人口不再飢餓,贏得了大家的敬仰與尊重;竹之韌,海倫·凱勒是一位美國作家,出生後不久雙目失明,雙耳失聰,最後連話也說不出了。在這樣的打擊下,她卻堅韌不拔,寫出了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竹不及蓮的出淤泥而不染,不及菊的隱逸。可我依舊愛竹,愛它的竹之堅,竹之奉獻,竹之韌。
走進竹林,微微涼風吹來。不禁吟誦出詩句:「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依靠在竹幹上,我的思緒漸漸飛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