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國寫佳作議論文作文《樂在其中》_900字

  顏回若來到現代,會是怎樣的一個角色?千年時光的流逝,社會價值觀在變,“樂”也已不再單純。

  孔子之樂,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四點;貧仍懂樂、學習之樂、堅持之樂、原則之樂。我現在只想膚淺地談談第一個。

  古板地看,那只是兩千年前的說法。而對於現代人來說,身處囂雜繁亂的現代大都市裡,身處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殘酷競爭隊伍裡,我很難有一天不聽到有人說:“煩死了”;“老子今天倒霉透頂了”一系列的話;也有多少人能夠有底氣的說自己一直快快樂樂毫無煩惱?說白了,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已經讓我們失去了尋樂的動力以及會樂的本能。

  貧而懂樂,現代文明將有所行為的古人封為“安貧樂道”。多麼超脫的一種境界!多麼瀟灑的一種勇氣!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蒲松齡久考科舉而不中,設下茶攤卻終著《聊齋誌異。》。這些彷彿都在提醒我們:只有貧而安樂,才能造就一代人材。沒錯,我承認他們的坎坷經歷最終塑就了他們的豐功偉績,可是若是顏回、陶淵明、蒲松齡到了今天,人們會用一種怎樣的眼光看待他們?如今,崇尚白骨精的一個時代,他們的行為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只能是一種低下的行業,是不被別人看得起的。

  在社會的輿論壓力下,他們還能有閒情雅致去“放棄官場”,另闢蹊徑嗎?想像得出,一個帶著5歲孩子的媽媽,絕不會指著他們要求孩子們向他們學習。

  既然他們不被人們看好,為何還能有所作為?

  我覺得貧窮,在這裡不單單是物質上的貧窮,而且還要包括精神上極大的富足。如果一個人,他只是守著面前見底的米缸傻呵呵地笑,那我看這個人就算是過了千年萬年也不會有人去贊同他。可是陶淵明為何還能流芳百世?就是因為他能夠在吃不飽的情況下,依然想著為社會繪出一幅美麗的“藍圖”,依然想著自己的尊嚴不能因為吃的問題而糟蹋。精神永遠高於物質有著堅定的信念,鑄就了他千年不倒的形象。

  樂,之所以樂,是因為樂的背後有著支持它的精神支柱。

  貧而懂樂,最珍貴的在於,它的勇氣——他可以背離馬斯洛“人的需求金字塔”理論,堅持在沒有足夠物資的情況下選擇用精神食糧充實自己的生活。就算是貧窮,也不至於淪落到乞討的地步:因為他堅守著尊嚴。

  所以,如果將來有一天,我們看到一個類似於古代隱士的人,我們千萬不要嘲笑他吃不飽還在追求著學習的快樂的傻樣。因為在那看似蓬頭垢面的外表下,也許就藏著一顆活躍的思想家之心。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