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作文:假如我是醫生——我不做醫生好多年
古語有云: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治病救人畢竟是積德行善之義舉,所以醫生自是古今中外的高尚職業之一。
鄙人現在藥品行業艱難跋涉,對現在的醫院也是深惡痛絕。其實本人原也是學醫出身,曾做過一段時間的白衣天使,加上實習期,算起來在中小型醫院也呆過幾年,不過那是在內地。
我在做臨床時,對病人是沒話說的,醫者父母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樹立名譽,這對年輕醫生很重要的。
對醫藥銷售人員我會覺得他們很幸運,收入高,公關能力強,就是心有不甘。敢情那麼多新藥、貴藥都有好處,都給頭頭們分了,憑什麼只給我們一丁點(那時候內地藥品更新換代率沒大城市那麼高,醫生回扣也沒那麼嚴重)。
現在醫患關係太緊張,歸根結底都說醫生沒職業道德,也還真是那麼回事。一個貪官可以讓我們對全天下官員失去信心,一個庸醫也會讓老百姓對所有醫生反感的。
過去行醫者都是文人,倡導“君子固窮”的儒家思想,有“但求天下人無病,哪怕架上藥生塵”的情操。現在都向世界看齊了,國外醫生收入多高多高?須不知國外經濟水平有多高,老百姓過得多滋潤,培養一個醫生有多嚴謹。
在這個追求金錢的社會,能出現高科技犯罪,出現醫生撈錢自然不足為怪,人家可都是絕頂聰明人哩。當醫生以尋求利益為目的時候,首當其衝的當然是病人被宰割魚肉了。
還有一個促使醫生貪念越來越膨脹的主要原因,那就是我們這些做藥人給慣的,一次兩次以錢鋪路,他會覺得心安理得,覺得下手太晚了,應該早些動手,趁機會多撈些。惡性循環,形成行業慣例了不是?下次如果沒有,好辦,換別家。
當然這還是不會影響到醫生行業高尚地位的,醫學專業的報考率就能說明。雖然我己不再是醫生,但還是會懷念那種成就感,還是有很多話是不得不說的。
當初受家庭影響,我走上了學醫之路,然而自從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我發現理想與現實間存在著太多的差異,也使我打消了行醫的念頭。
首先,醫療行業講究資格資歷,受中國傳統觀念影響,人們都認為醫生越老越吃香,就像中醫必須白鬍子老頭開出的千年古方才有效,管你是真才實料還是熬年頭熬出來的“老專家”。不過現在也有另一種趨勢,與國際形勢接軌,醫學本科讀完考研、考博、出國,留洋鍍金後再回來,也可在行業內立足。付出肯定是要有回報,這些高端醫學人才收入豐富也無可厚非啦,可是我們這些學歷資歷不足的何去何從呢?
其次,醫生的職業壓力很大,整天與生命打交道可不是開玩笑的。可能現在老百姓眼中,醫生只是坐在診室中看檢查報告、檢驗單,動動筆就夠了。那只是一些不負責的門診醫生而己,其實臨床診斷治療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我們在學校學的解剖生理病理藥理生化,內外婦兒五官皮膚傳染病等基礎臨床知識,哪一科都會用到,相對其他崗位而言,腦力消耗可是非常大的。畢業出來,考執業助理證、執業醫師證、職稱證,加上每年考核,都快考焦了,不信隨便打開哪個醫生抽屜,厚厚的書籍不在3本以下。一旦出了一次醫療事故,這輩子可就沒機會翻身了,這年頭病人可不是哪麼好隨便打發的。
我不做醫生好多年了,最後想說:做藥很難,做醫生也很難,只是希望醫生們能與我們做藥人齊心協力,使我們的行業健康合理合法的生存、壯大,改善扭轉現今的不良狀況。畢竟我們也是中國老百姓中的一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