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伴隨著詩人的詩句;醃著過年用的臘八蒜,孩子們盼望已久的年終於要來到了。
傳統意義上的「年」主要是指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到元月十五日,現在的「年」是指大年初一這一天。農村的年要比城市的年熱鬧的多,農村的年還保存著許多傳統民俗,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又稱小年是北方送灶神的日子,這一天人送灶神之前,用高梁桿芯做一個「馬」好讓灶神快一點回到天上去。
二十四的時候,人們都會在家裡掃房子。打掃房間,有除舊迎新的寓意。後面的幾天一直到三十,是人們囤年貨的時候。這幾天人們往往從家到附近的集市上去買年貨,年集上的年貨可多了,有糖果、瓜子、花生、點心、菜、肉等食物,還有賣鞭炮的,賣衣服的等等許多許多東西。到了三十這一天,人們在家裡包餃子,早上起來要貼春聯,鞭炮聲不斷,可是比起往年來說鞭炮放的越來越少了。是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了吧,畢竟放鞭炮只是圖個熱鬧,而空氣質量才是實實在在的呀!大年初一,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互相拜年。早上起來要到田里去祭祖。
小孩子給大人們要壓歲錢,但是壓歲錢不能在大年初一花不吉利。而且這一天不能動剪刀、刀、不能掃地,老人們在家門口前擺上八仙圖、天帝圖、和全神圖等祈求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雖然這帶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是這體現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新一年的期待。又過了幾天到了元宵節,人們喜歡吃元宵,元宵也叫湯圓象徵著團團圓圓。夜晚,人們棸集在家門口前面看放煙花,彩色的煙花照亮了夜空,綻放著七彩的光芒。放完煙花後,人們把帶有新年願望的孔明燈飛向了夜空。過完十五後「年」就過完了,人們帶著新的希望重新工作和學習。
春節以它獨特的傳統和文化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節日,祝大家學習進步,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