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後主——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儘管早將這句詞讀了唱了千百遍,但每回再次吟詠時還是會情不自禁的為這位風流君主的亡國之痛而皺眉輕歎。血染江山如畫,再美也不過是李煜眼中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罷了,最終依然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逝,又有什麼值得眷戀的呢?所幸這慣見風花雪月的多情才子沒有隨波逐流,雖愛這花前月下卻不沉淪。用溫存著墨香的漢字,一筆一畫,寫清了他的悲恨,道盡了他的無奈,書出了他的永恆。一個被囚禁的亡國君主,將他無限的哀愁寄托於詞,流露於詞——只能「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豪放詩仙——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
僅僅十四個字,深刻地映出了李白那與生俱來的豁達和豪放。他有「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的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傲;「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直。卻也同樣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哀。鄉愁難忘卻,即使豪放如李白也無法率性地拋諸腦後。於是想用一醉解千愁來忘記痛苦—「來來來,與我同飲三百杯,不醉不歸!」最終卻還是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婉約易安——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慼慼。」
李清照的詞中總是隱隱約約縈繞著一種似愁非愁的淡淡悲哀。坎坷的後半生扼殺了她少女時代「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活潑開朗、與世無爭,喪父之痛與亡國之苦已經令她「人比黃花瘦」。遙想當年雲中寄錦書的丈夫已於自己陰陽兩隔,「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我與三李約會,同李煜「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同李太白「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同李清照「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我與三李約會,沉浸在詩的海洋裡探索著前人埋藏在海底的無窮無盡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