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同時間一樣,失去了就再也不好挽回。
——題記
古人品德高尚的,對誠信者大加讚賞,價值尺度上的「一諾千金」,份量標準上的「一言九鼎」,俠士的「言出必踐」,以及修行者的「不打誑語」。
小信誠則大信立。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禍莫大於無信。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小信誠則大信立,然而禍之大莫過於無信。一個「立木取信」,一個帝王無信,前者獲得天下百姓信任,變法成功,贏得國家盛世;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因此,凡間的因與果,守著信,得到永恆,身處天堂;棄了信步入荊棘,便是步入地獄。
誠信,折射你的靈魂。
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包括我們覺得不值一提的小事,都將折射出內心靈魂的崇高或卑劣。一位數學特級教師講:
學校當然不是真空,我們身邊缺少誠信的事也不少。
隨便撒謊,不新鮮;
抄人作業,很普遍;
考試作弊,挺常見。
教育部竟然不得不把嚴肅考試紀律作為一件大事來抓。以至於我們在重要的考試之前,都必須簽誠信保證書,要信誓旦旦地發個誓。
我們的誠信哪兒去了?
今天,做人還需不需要誠實?
依我來看,若是問到誠信,不少人都會想到「誠至金開」、「赤誠相待」、「一諾金」······可是,有多少人真正守著誠信不放?連誠信都守不住,心靈有缺,空有美貌,空有財富,空有地位,又有何用?一個連靈魂都不完整的人,還能做什麼?更談何崇高?
我也曾違背誠信,但為了不在違背良心,我真誠地認識這一弊端。大多數人也曾這樣,畢竟這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領。
小學,我擔任組長。有一次,老師佈置作業我不在場,因此,就沒有記下。晚上,有同學打電話告知我,但我很累,就沒有完成這項作業。第二天,老師問我為何沒完成作業,我告訴他,昨天我並不知道有這項作業。
將實話憋在心裡不難受嗎?很難受!真的!我但是覺得同學們看我的眼光都是不信任。
第二天下午,我帶著作業到老師那報道,並告訴他:「其實昨天有同學告訴過我,可我還是沒寫,對不起,老師。」她並沒有呵斥我,反而問我:「說出來,是不是好受些?」
是啊,說了實話,心裡真的好受些了。
誠信可以放棄我們,但我們不可以放棄誠信。信用就如同時間一樣,失去了就再也難以挽留;和時間一樣,也能折射我們的靈魂。
因此,每每和學弟學妹談話時,我會告誡他們「要習慣於對自己誠實,對他人守信;對自己負責,對任何人都負責;這樣你將成為一個誠信的人,你擁有的或許是平凡的心靈,但它卻閃閃發光,將會是完美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