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國寫參考範文議論文作文《我看隨遇而安》_1200字

  「隨遇而安」,這是一個人們非常熟悉而且經常使用的概念。它告訴人們一種處世哲學和生活態度,要求人們在任何的環境中都能樂天知命,安於現狀,與世無爭,悠然自得,沒有更高的要求,感到滿足。
  因此,有一些長者經常以教訓的口吻指責一些對這也不滿、那也不滿的小輩說:「何必對自己過不去呢?何必經常自尋煩惱呢?看我,生活得多自在。知足者,常樂也。」
  在現實生活中,也的確有不少人經常用「隨遇而安」作為自己與世無爭的座右銘,希望自己安安穩穩,希望他人不要前來打擾,平平寧寧地走完一生。問問他們為什麼這樣,得到的回答是:「何必呢?不爭,也不錯,生活得蠻不錯。」
  「隨遇而安」,這個詞語看上去是人們適應生活的一種「態度」。此所謂「態度」分兩種——積極態度和消極態度。其實也相當於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那麼,「隨遇而安」屬於哪一種生活態度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我的觀點是:有積極的一面,但消極一面佔據大半,因為它的本質就是:「滿足現狀」和「不思進取」。
  先說它積極的一面。
  當看到自己的目的難以達到時,人們可以用它來抑制不切實際的慾望。當人們缺乏適應、創新能力時,可以用它作為「阿Q精神勝利法」來化解內心的矛盾,達到心理平衡,解除慾求不滿帶來的痛苦,這類人不會自尋煩惱,更不會自我折磨。
  在競爭非常劇烈的情況下,它還可以使一些人將它作為退出競爭的「理由」,減少人際關係之間的部分衝突,他人因為看到這類人不構成對自己的利益威脅,也就不會來挑釁、尋事生端。
  因此,「隨遇而安」絕對不是絕對的消極。
  然而它消極的一面也不容小覷。
  生活中的隨遇而安大量地反映在下述情況中,充分顯示出它的消極作用。
  例如,對於一個社會或群體的成員來說,如果其成員缺乏競爭心理,對生活、對社會沒有更高的要求,都滿足於現狀,都隨遇而安或知足常樂,一個社會怎能有生氣?一個社會怎能才發展?中國是一個文明大國,但綜合發展卻比較慢,為什麼?國民們太知足常樂了,在我們社會的成員中具有隨遇而安的人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因而不思進取,沒有創造,社會就不能進步、不能強大,因而落後,而落後總要挨打。
  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如果其成員都採取諸如隨遇而安的中庸之道,都採取「現在比過去好一點就知足常樂」,都採取安於現狀的夜郎自大、坐井觀天的「謙虛」,那麼,如何形成一個積極進取的民族文化心理環境?如何發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對於一個具體的個人來說,如果他們的心態都是「小富則安」,沒有足夠的、持續的向上動力,沒有足夠的與他人競爭的勇氣,沒有積極的進取心,沒有大膽的創造精神,這個人的聰明才智怎能有所發展?將隨遇而安作為自己生活的信條的人,實際上是在扼殺自己充分施展自身才能的可能性。在我們國家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下,隨遇而安就是在「安貧」,就是在盲目縱然自己的依賴心理,於國於家的發展都是弊大於利的。
  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隨遇而安」好像就是「知足常樂」。其實這是一個思想誤區。「隨遇而安」是以上詳細分析的情形,而「知足常樂」就絕對是另外一個話題了。這二者是萬萬不可等同的。
  一個在人格上注意不斷自我完善的人,就會永遠有一股使不完的向前衝勁。這樣的人是決不會隨遇而安的。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