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書寫“鄉愁”,自古以來都是眾多文人墨客的千古話題,同時也是中國詩歌一個歷久常新的普遍主題。而其中,關於“鄉愁”的詩詞作品就有餘光中的《鄉愁四韻》、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席慕蓉的《鄉愁》、朦朧詩代表人之一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等佳作。近些年來,國內一些純文學作品興起了一股股針對“愛國思鄉”的熱浪,而餘光中先生的《鄉愁》,卻在似如煙海茫茫的文學界中脫影而出。
餘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於江蘇南京,曾任台灣師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余老的作品的風格極不統一,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歌,一般多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是表現得很細膩而柔婉。著有詩歌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鐘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於種。很多讀者知道餘光中這個名字,便是因為這首著名的《鄉愁》,因此很多時候余老也被稱作“鄉愁詩人”。
餘光中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愁為主題的詩篇,《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這首不到100來字的抒情詩,卻借助了“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這些具體事物,通過把抽像的鄉愁具體化了,實物化了,變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深深表達了詩人渴望與家人團聚,渴望祖國早日統一結束分離之苦的強烈願望。從作者少年時代鄉愁的骨肉之情、青年時代鄉愁的戀人之情、中年時代鄉愁的生死之情、晚年時代鄉愁的故國之情,“鄉愁”的內涵和意境,隨著自己成熟和時代的發展,得到了不斷的提升與昇華!詩歌迴環望復,音韻和諧優美、簡練。在同一位置上,有重複:我在這頭……;有疊詞:小小、窄窄、矮矮、淺淺;有變換量詞:枚、張、方、灣。作者採用了這些藝術手段加強了此詩的音韻之美。而且詩人還巧妙地將“鄉愁”這種情感進行了物化,找到對應物。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裡,“鄉愁”寄托在“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這些具體事物上,這樣,詩人不至於無所依附。詩歌以情感為線索,詩詞單純、含蓄,美與豐富美於一體,不枝不蔓,意境悠遠深邃,字裡行間透露了作家餘光中一生漂泊無依,在經歷了生活中的風風雨雨之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思想;真誠的希望台灣能早日回歸祖國。
回憶起上世紀70年代初創作《鄉愁》時的情景,余老時而低首沉思,時而抬頭遠眺,似乎又在感念著當時的憂傷氛圍。他說:“隨著日子的流逝愈多,我的懷鄉之情便日重,在離開大陸整整20年的時候,我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一揮而就,僅用了20分鐘便寫出了《鄉愁》。”
餘光中說,這首詩歌是“蠻寫實的”:小時侯上寄宿制學校,因為離家很遠,要與媽媽通信;婚後赴美讀書,坐輪船返台;後來母親去世,永失母愛。詩的前三節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後一節我想到了大陸這個“大母親”,於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開朗,就有了“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這句。
在南京生活了近10年的余老,紫金山風光、夫子廟雅韻早已滲入他的血脈;抗戰中輾轉於重慶讀書,嘉陵山水、巴山野風又一次將他浸潤。“我很慶辛自己在離開大陸時已經21歲。我受過傳統《四書》、《無經》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學的熏陶,中華文化已植根與心中。”餘光中說,“如果鄉愁只有純粹的距離而沒有滄桑,這種鄉愁是很單薄的。”
當今台灣回歸大陸是我們全體中國人與駐台同胞的一個最大願望。《鄉愁》是台灣同胞、更是全體中國人共有的思鄉曲,隨後,台灣歌手楊弦將餘光中的《鄉愁》、《鄉愁四韻》、《民歌》等八首詩譜曲傳唱,並為大陸同胞所喜愛。餘光中說:“給《鄉愁四韻》和《鄉愁》譜曲的音樂家不下半打,80多歲的王洛賓譜曲後曾自己邊舞邊唱,十分感人。”
也許詩人余老的心情我懂得,這種與祖國故鄉的隔閡,是無法逾越的,但作為一個文化人或者詩人,最後我只想用詩人余老說過的一句話體現,“詩比人先回鄉,該是詩人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