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若剝去讀書的權利,那麼生活,就是一堆空架子。-----題記
對於書的記憶,很早以前就開始了。從懂事起,書所帶給我的,就如成長所必須的那些養分,汲取,吸收,輸送,釋放,循環無盡頭。書香鋪滿的道路上,最先領著我站起,蹣跚前行的,是我的父母。他們文化並不高,但是幾十年的生活經驗告訴他們的就是,孩子必須讀書,必須。我第一本自己爭著吵著要買的書是《安徒生童話》,很厚的彩色注音本,封面上的小人魚凝望著大海,滾滾浪濤訴說著未盡的故事。嶄新的書頁,清新的墨香無不吸引著我。父母看出了我對與書由衷的喜愛,欣喜地牽起我的手,帶領著我跨上書香之道。
剛開始,讀書對於我來說,是任務;對父母來說,是下達給我的必須完成的任務。每天一小時之類強制的規定,在當時的我看來,是無意義的,每天讀幾篇童話是我的樂趣,但是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字卻還要讓我裝作認真地欣賞,實在是件很累的事情。然而事情的發展卻不如我想像的樣子,一個小時對於我來說,就是幾篇美文,幾首詩歌的事情,所能帶給我的,遠遠不夠我所渴求的。我延長看書的時間,一次比一次長,有時甚至兩個晚上看完一部書。要說,那時候我最享受的事情,就是翻著嶄新的書的扉頁,或者是翻著令人意猶未盡的書的末頁。
我喜歡細細品味那裡的文字,我覺得,一篇美文,最美好的是它的夢囈般的開頭,輕歎似的結尾。那樣的文字,簡直妙不可言。用安意如的話說,“就如歌宴後退去濃妝的麗人,驚鴻照影,美得淡定心驚”。一本小說,最絕妙的,要麼是它如幻如真的楔子和意猶未盡的結尾,要麼是它平淡無奇的開頭簡簡單單的收筆帶給人的確實無盡的遐想和感慨。我愛這樣的文章,愛到骨子裡。
不多說什麼,看書的人就是在沉思的人,他們所思慮著的,是另外一個世界,他們所擁有的,也是另外的一個美好的世界。驚歎著,不變的白紙黑墨,帶來的卻是不同的感動。我沉迷於這樣的世界,我甚願意一次又一次地祈禱著。就如苦難的人們帶著無盡的淚水,喃喃祈求;我帶著滿腹的熱情,誠摯低吟。父母對於我買書看書的事情,大多不會過問。然而我並不是一個十分耐得下情感和性子的人,書店和圖書館並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看書場所。在領略多彩的書海時,打擾著我的,不應該是是不是的電話聲、吵鬧聲。
相比,在房間裡點著檯燈看書才是我的理想狀態,隱約傳來的鍋碗瓢盆敲打聲,實在是美妙至極的配樂。感性的性格賜予我的是對書的更多熱愛,蘊意深刻的句子,我喜歡輕輕讀幾次;主人公滿腹悲傷的自嘲,我會捂著嘴抽噎著留下淚水;歡笑的劇情,我會合上書回味幾次,笑出聲來。在旁人看來,或許這有些“太過入戲”,但是我的父母知道,我又找到了一本適合我的書。一次次的發現一次次的驚喜,數不勝數的書鋪就的是我的成長道路。
書猶藥也,亦猶路也。或許在路上跌倒,但是這個時候,伴隨而來的不是疼痛,而是鋪就道路的,書墨香。嗯,沒錯,世界上最睿智的最誘人的味道——書香。
初二:陳非凡
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