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榮幸我能站在年級表彰大會的主席台上,以理科總分第一名的身份發表演講。這次期中考試自從我陰差陽錯地從第25名變成第一名開始,我都認為年級的領導們會考慮到我的平時表現,把這次演講交給文科第一名的吳紫凌同學。當然,我上台講話,是會按照基本法的,但是很遺憾,我可能仍無法給出一個達到各位領導預期效果的演講。
近年來,學生群體總是自發地自我劃分為“學霸”“學渣”等階層,劃分依據為考試成績。一直以來,好學生必須具備的一條要求便是“考試成績好”。固然,學生的根本任務是學習,但是決不是考試。也許你會問:學習與考試有什麼區別?問出如此問題,可以看出你已經在考試的路上越走越遠,達到了把學校等同於考試的境界。沒錯,學習好壞與考試成績成正相關關係,但是二者也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容我慢慢道來,我們之中的很多人,應該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對上課內容一知半解,但卻能正確地解答考題,可見學習好不是考得好的必要條件。我認識年級裡的一位同學,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皆通習之,分析問題邏輯緊密,深入淺出,而考試成績卻總是只能徘徊於年級一百名左右,可見學習好也不是考的好的充分條件。學習好,包括學習能力強和學習容量大,學習能力在於你能否準確理解所學內容,它包括了想像力,邏輯性等,還能包括自學能力;學習容量等於面積乘高,面積即涉獵面的大小,高則是在各個面的鑽研深度。但成績好,則主要反應一種應試能力和題庫容量,應試能力指你考試時的應變能力,而題庫容量則影響你對題型的熟悉度和應對速度。顯然,目前大家都在後者上越走越遠,鑽研答題技巧,答題格式,而這些僅僅是在目前我過教育資源不足的條件下,才產生的衍生物。真正對個人,乃至於社會有用的,則是前者。
講到這裡,也許我在你們腦中的形象便是一個反考試的人。但是,如果各位同學用正常智商的人類的腦子想想就知道,一個反考試的人,怎麼可能現在這裡演講?相反,這種人早在一年多前的中考裡便被篩到職中去了。考試作為一種學業水平檢測和選拔手段皆有其合理之處,其合理之處正在於其與學習的正相關關係,而在考試範圍內的內容則具有相當強的正相關關係。而我的思想則認為,只需要學好,不必關注考試,它們之間的相關不會讓你失望。我從不關注什麼答題技巧,也從不記憶任何的“二級結論”,舉個例子,什麼圓錐曲線的弦長公式,我從來沒有背過。有些同學,終日埋頭作業,甚至排斥其他一切的學習活動,這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考試內容的學習主要在於上課,而非作業,所謂作業僅僅是鞏固上課的手段之一。真正根本的內容:對上課內容的透徹理解,則不是所謂“學習態度好”或是不折不扣地做作業,就能實現的。但是台下的同學們請注意,傳統應試準備法經過幾十年的檢驗,自然有它的合理之處,而作業也在其中發揮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沒有對自己計劃的“不成功則成仁”的決心,請務必不折不扣地把作業寫完。我同意前面兩位同學的觀點的一點,備考方法,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最後,我認為,必須堅持自己的愛好,但是必須是有意義的愛好,以遊戲為例,製作遊戲是有意義的,而打遊戲則是無意義的。以我自己為例,我喜歡倒騰一些數據,特別是學生的考試成績數據,這一點與我比較熟的人都知道。所以我會關注每一年的中考,並做一些生源分析。另外,早在去年學校申請獨立批招生時我便說過,通過獨立批招收創新班學生,會讓創新班生源素質下降,如今果然得到了驗證。總之,學習雖然是我們的根本任務,但是不要淹死在裡面。那些所謂的“牛娃”,週末被補習班特長班瓜分殆盡,必然有一個痛苦的童年,而如果是那些神童,則上升為扭曲的童年。如果讓我選擇,我發誓寧願不要好成績不要十級證書。
到這裡,這次演講的正文便結束了。我今天能站在這裡演講完也純屬巧合,期末考試必然是狠狠地被打臉。但是我會堅持自己,不需要任何前提,即是一直傻傻地認為,以上我演講的內容是正確的。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
高一:羅梓玦
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