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唐七公子的《華胥引》之前,我並沒有讀過多少類似的古代為背景的小說。但自從我翻開《華胥引》的第一頁,我就知道,它已將我徹底征服。一本《華胥引》,勝過百本。
我向來偏愛古風的文字,方文山攜的歌詞總是能觸動我的心弦。如今,他親自為《華胥引》作序,我讀罷覺得確如他所說,「隨意翻開一頁,都是一篇形象化的文字」。單單聽作者的名字——唐七公子,已是風雅至極,再讀她的文字,每一句都清新得似田野裡拂面的春風,餘味無窮。長篇小說,篇幅長了有些時候不免會覺得乏味。而唐七公子卻將幽默與悲傷安排得恰到好處,借景物將情感抒發得淋漓盡致,
蘇譽與葉蓁的愛情,是最令人感歎的一段風月。夢幻般的初遇讓人以為他們會像所有王子和公主一樣過上平靜幸福的生活,但兩人再次相遇卻隔著半截生死,百丈高牆。真是命運弄人,他成了亡她國家的敵人。所幸葉蓁被師父用鮫珠救活,以華胥引吸食人的夢來維持生命。從此,他是慕言,她是君拂,開始造夢之路,書中的四個故事由此展開。不得不承認,唐七公子的構思很巧妙,將完全沒有關係的四段愛情悲劇以此手法串聯,使各部分連成了有機的整體。
第一篇《浮生盡》,其實有點像《海的女兒》的版本。宋凝救了自己心愛之人沈岸,他卻誤將柳萋萋當作自己的救命恩人,三人情感糾葛不斷,最後宋凝選擇用生命換一個與沈岸白頭到老的美夢。此時得知真相的沈岸愧疚萬分,為她戰死沙場。所不同的是,這裡的宋凝是一個女將軍的形象,她既有男子馳騁沙場的豪情,也渴望擁有永不背叛的愛。她讓我們看到,即便是巾幗英雄,終究也是個女人,她可以忍受肉體的疼痛,卻不能堅強到不需要一個可以一生依靠的溫暖肩膀。
《華胥引》中除了蘇譽與君拂這一對,四篇故事中我最喜歡《十三月》,也許是由於偏愛以宮廷為背景的故事吧。相遇時,他是鄭國景侯容垣,刀術大鄭第一,並且是大鄭第一美男子,鶯哥卻是他侄子容潯養的一個殺手,代妹妹錦雀入宮為夫人。她所受的苦,他皆知道,她的身份,他也知道。他不管她入宮目的何在,只想保護她,與她一生相伴。他問她:「你可知君王之愛是什麼?」「雨露均灑,澤被蒼生。」她這樣回答。可他和其他君王不一樣,弱水三千,他只取一瓢飲。與人打賭下棋,一向自信的他卻不敢以她為賭注,生怕失去她;宴會上,面對撲來的雪豹,他推開她,在月下從容持刀;得知自己命不久矣,又狠心讓她離開。正如唐七公子所說:「回看這一段風月,似一場繁花的凋零,容垣一生太短,執著地用自己的方式來保護她……卻讓我們看到這樣一段情,從黑暗的宮室裡長出來,像茫茫夜色裡開的唯一一朵花,縱然被命運的鐵蹄狠狠踐踏,也頑強地長出自己的根芽。」一代君主,這樣用心地去愛一個人,護一個人,懂她的痛,懂她的苦,為她付出了所有,結局實為悲哉!憾哉!
慕言與君拂的故事,雖沒有系統地講述,卻是細水長流,貫穿全書,直至《一世安》中推向高潮。從年少的相遇,到後來的相隨相護,最後他以自身陽壽換得與她短短十五年的相守。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她只求與他一世長安,他還是孤獨地度過了最後的七年。一世長安的誓言太美好,美到讓人承受不住生命之輕。其實君拂是幸運的,相伴的時光雖短,畢竟她找到了能將她捧在手心的人,能夠與自己一世長安的人。相比其餘四個故事,已是上天賜福。
任何故事,光有動人的內容是不夠的,必有相應的背景為之渲染。在這一點上,唐七公子可謂是極善於以景襯情。《浮生盡》安排宋凝與沈岸相遇的背景是大雪紛飛的戰場,為女將軍的性格添了幾分豪放,卻也暗示了結局。他們的愛情,就像這場大雪,永遠被寒冷和蒼茫掩蓋。《十三月》中容垣死時,身後是燃燒的櫻林,紅色的櫻花在火中起舞,像撲火的飛蛾。他們的愛情便如那些飛蛾一樣,為了追求美麗而不顧一切。他太害怕失去她,算盡一切,唯獨算不到自己的命運。《一世安》中慕容安出現的背景是方山紅葉林。她盛裝的紅衣與紅林交相輝映。她為了愛情燃燒了自己,到頭來為他而死,他卻拋棄了她。她說:「我沒有輸給任何人,只是輸給了你的王座。」她只是有些不甘心吧。翩飛的赤蝶是她為救他燃燒的生命,是她此生最後的華美綻放。
世上之事大多如此,越是渴望有美好的結局,現實便越是讓人歎息。倘若真有這華胥引,你是否願意用生命換一場永不凋零的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