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迪曾說過;“生命很痛,但痛我也要活著,我要活得好好的。我還要活出生命的詩意。”史鐵生也曾說過:“生命的磨難是一種必然降臨的節目。”
所以,儘管活著有無數的不如意,但我們還要活出生命的意義。這就需要我們善待苦難。
生命常常與痛苦,厄運不期而遇。逃避者,易脆弱地挽起滄桑的皺紋,萎頓潛伏的熱情;挑戰者,彈開蟄居的勇氣,如黃山松那剛毅的根,與石也融洽,交流,汲取著風雨霜露的精華。於是堅韌,於是挺拔,於是在斷崖絕壁亮紅了目睹者的眼。我們就要做一棵黃山松,去挑戰苦難,在苦難面前不能卻步,讓自己活得更精彩。
尼采說過:“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是的,正如地震時,人們沒有喊暈的權利;失火時,沒有喊熏的權利;戰場上,沒有怕死的權利。只有不喊暈的人,才能逃離危樓;只有不怕熏的人,才能逃離苦海;只有不怕死的人,才能取得勝利。一樣的,只有受苦而不悲觀的人,才能克服困難,脫離困境。難道不是嗎?在苦難面前悲觀是懦弱者的表現,苦難是不仁慈的,你越向它低頭相求,她越乘虛而入,所以我們不能悲觀,不能在它面前認輸。
沒有經歷風雪的果實不會甜美,沒有經歷過苦難的人生不會完整。苦難是人生的常態,誰都有面對絕境的處境,誰都會碰上沒有舟的渡口和沒有橋的河岸。幾乎未能扼住苦難的咽喉時,必須學會忍耐,學會讓所有的痛苦在忍耐中淡化,學會每個人在人生旅途上,都要受到命運之神的捉弄。當你不甘心做苦難的奴僕而又在忍耐中拚搏,鍥而不捨的追求,而不是在苦難面前輕易放棄。
人生好比一次遠航,由此岸到彼岸,難免有逆境。如果一遇到風急浪高就急著提早結束這次航行,怎麼會領略到“化險為夷”,“夜盡天明”的樂趣呢?
人生苦短,怎樣度過這有限的生命呢?如何珍視這短暫的生命呢?這就要善待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