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
(一)
明,嘉靖三年,七月,戊寅。父親的執意離去讓我迷惑不解。父親明明可以堅持,與坐在皇位上的那個工於心計的少年鬥爭到底,卻為何突然選擇放棄?面對疑惑並氣惱的我,一直被我視為榜樣的父親笑了笑,淡淡地說:“到時候你自然會明白。”但我還是認為,一定是昏庸的皇帝作祟,讓父親被迫離去。此仇不報非君子!
公元1521年,“大議禮”事件拉開序幕。首輔楊廷和因意見不合,造嘉靖排斥。1523年,楊廷和致仕,其子楊慎對嘉靖進行反擊。
(二)
明,嘉靖三年,七月,戊寅。“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跪在左順門前,我與身後所有義憤填膺的大臣一起,朝皇帝,朝那些佞臣,爆發出我們憤怒的,壓抑已久的吶喊……
公元1524年,楊慎約集群臣於左順門前列宮大哭,抗議非法逮捕朝臣,聲徹宮廷。
(三)
明,嘉靖三年,七月,戊寅。正義在這個黑暗的朝廷終究得不到伸張。帶著滿身的傷痕,我被流放到了窮鄉僻壤。但這對我也是一個淨化心靈的契機。遊山玩水、吟詩作對,不再關心朝政的我漸漸找到了生命的樂趣。但是心中的那個疑團卻一直無法解開。父親為何不堅持己見,而是主動放棄首輔的職位,致仕回鄉呢?
公元1524年七月,楊慎被捕,廷杖兩次,後充軍雲南。
(四)
明,嘉靖八年,癸未。父親在家鄉去世了,得到了安息。跪在父親的墳塋前,回憶起父親入葬前那從容的笑,我忽然找到了一直在尋找的答案。數十年的爾虞我詐、你爭我奪,對父親來說,已經到頭了。沒有人是最終的勝利者,誰都無法逃過鎩羽的命運。那些峨冠博帶、冠蓋竹笏,終不過稱為汗青上的斷章殘篇。仰望天上雲卷雲舒,我不禁一聲長歎。父親,想來你早已厭倦了吧。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歷古千年,勾心鬥角,是是非非,不過如此!
放棄,也是一種美。
廬陽中學初一:王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