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強調,應用道德來治理國政,從而使百姓歸依,從而得到民心,做到以德服人。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泱泱大國,倘若只以武力征伐,以力服人,而不能使百姓心悅誠服,那麼這樣的國家也不會久存。秦始皇為修阿房宮,大興土木,加重人民的負擔,徭役繁重,刑罰苛刻,最終驅使秦朝走向了滅亡。因為秦始皇只懂用刑罰來治理百姓,從而忽略了人心對一個國君乃至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人心不歸服,社會便不會穩定,社會若不穩定,那麼,何來國家的長治久安,繁榮富強呢?很顯然,國家的治理首先是「德治」。
正如我們熟知的唐太宗李世民,他認為百姓好比水,提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認為為君者應當依靠百姓來鞏固國家,而得到百姓的關鍵是得民心,所以他輕徭薄賦,減輕刑罰,使百姓在內心上願意臣服於他,以至於有了後來的「貞觀之治。」他知道一枝一葉總關情,所以體察民情,實行仁政、德治,客觀地聆聽社會的聲音,從而使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為政以德,」即是以「德」為基礎來治理國家,穩定社會,這個「德」也是道德,這個觀點放在當今社會同樣適用。隨著經濟的日益發達,人們的腳步越來越匆匆,人們似乎遺失了最珍貴的道德,並且忘記了撿拾……也似乎在行走的過程中忘記了我們的初心。人們的心彷彿被蒙上了一層霧氣……龍應台曾說:「人就像是散亂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像是一根柔軟而又堅韌的細絲,將珠子串連起來起來構成社會。」社會風氣的好壞,關鍵在於人道德素質的高低,只有人民的道德素質提高了,社會風氣才會好,國家才會長治久安。所謂「德政」,既是以德治國,以仁愛治國,同時又是以道德治國,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
正如雪萊所言:「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愛。」我們要愛自己,即自愛,同時又要愛他人,愛社會,這樣才能構成一個有愛的大家庭。我們的生命之所以浩瀚無窮,一是我們頭頂浩瀚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準則。也只有道德人心提高了,社會風氣才能好,人民才能歸依,國家才能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