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國寫參考讀後感作文《讀《春江花月夜》》_1500字

  春江花月夜

  【唐】作者:【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這首詩是中國最著名的詠月詩之一。張若虛作品不多,卻以此詩一舉成名,流芳千古。這裡,我且不談張若虛,就談談這首詩。

  我想,寫此詩的時候,一定是個月素風清的夜晚,文弱卻骨硬的詩人來到江畔。春夜,寒氣襲人,遊人稀少。詩人舉頭望明月,低頭看江水,百感交集,思緒萬千,於是詩性大盎然,吟詠出了這篇千古絕唱。

  如果細細品味此詩,我絕對是狗尾續貂。我怎能和一些大家共論此文?所以,我只談自己膚淺的感受——僅僅是自己的。

  “何處春江無月明”。這是作者看到眼前景色後的聯想,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幾乎異曲同工。但“何處春江無月明”,似乎有些滄桑或有更深遠的含義。我又從“何處”句,聯想到了“天涯何處無芳草”。是啊,哪裡的黃土不埋人呢?怎麼過,都是一生——你追求功名,殫精竭慮,錦衣玉食,是一生;你慕道求仙,拋卻世俗,甘願淡泊,也是一生。你無論怎樣,都可以過得很不錯,只是看你怎麼對待生活了。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這是多麼讓人喟歎的句子。我們可不可以把它凝成“物是人非事事休”呢?我們的上一代去了,我們這一代也正在去的路上,我們的後代正在蓬勃而起,正如當年的我們。宇宙是永恆的,而永恆的背後,是無盡的死與生的交替。人類的死的悲哀,在不變的宇宙中,只是一個小小的浪花。於我說來,死則死,倒不可怕,可怕的是稀里糊塗的死。實際上,當詩人寫這句詩的時候,他的心裡也有許多悲涼和感慨啊。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句詩也是頗耐尋味的。江月待人,那一定是很浪漫的人了。可她苦苦地等,等來的大概是一場春夢。美好的青春年華倏然而過,唯鏡中雙鬢染霜——我那不可再回的青春啊!幾多苦淚,幾多追悔,幾多頓足!然而,皆是無用,長江送流水,即是無奈也。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真可謂纏綿悱惻。

  輕舟一葉,孤燈一盞,有相愛之人陪伴,於漠漠暗夜裡悄然遠去,是一種解脫,是一種幸福。“從此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雙雙把家還”,這種感覺對外人來說是羨慕,對自己來說,那真是一種巨大的解放。

  然而,如果不是乘扁舟子的人,而是想乘扁舟子的人,看到此景,除了羨慕,更多的是什麼?酸楚。

  “何處相思明月樓?”當真揪心。天下最讓人心焦的,就是相思苦了。當初梁祝化蝶,就是為了解脫相思之苦。他們化蝶成仙,翩然而去,似乎是人間最完美的愛情。但其實,人人都知道,那是最淒楚的現實,也只有把痛苦的現實轉換成虛無的幻想,似乎能讓心裡好受些。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不僅是人,哪個有生命的生物不是如此?——尤其對男女之愛更為看重。有情人天涯一方,那是怎樣的痛苦?怎麼一個痛苦了得!

  因此,古今中外,描寫相思的詩篇和音樂汗牛充棟,更可貴的,是大多數的作品細膩、柔情、委婉、纏綿,極動人。有的時候,我聽著聽著,不覺心酸,一天的心情都很低沉。但怪的是,這種低沉不是一種痛苦,而是略微帶點幻想、讚美和溫柔,頗有點“薄陰的天氣”之感。

  讀古詩就怕想像。從文字裡往外想像,天馬行空,一而二,二而三,以至無窮,生活百味,糅合一處,酸甜苦辣,逐一品嚐,倒也是精神世界的一個大餐。

    初一:李佳鑫


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