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這麼一段傳說,李白是為撈月而死的。酒入愁腸的李白,雙眼迷濛,看見江中有月,便縱身跳下,只為撈月。就這樣,結束了詩仙的浪漫一生。
如果讓我選一個字代替浪漫,我定會毫不猶豫地寫下“月”。月,實在值得李白為之癡迷。
夜幕還未拉下,月便已掛上樹梢。不似初升的太陽奪人側目,月就靜靜地,靜靜地呆在天空的一邊。淺藍的白色,散發著朦朧而神秘的美。
黑夜裡的月,絲毫不比貴夫人耳邊的鑽墜遜色。亮月給大地鋪上了一層柔柔的金黃色,伸手去觸摸空中的月光,它便散了,一層薄衣鋪在了手上,透著淡淡的溫柔。月在高空,就像一顆大珍珠,或是一把精美的蒙古匕首,嵌在了黑土地上,再多的星星都會成為點綴。有時月也害羞,輕輕地將身旁的雲朵挪來,當作薄紗遮住自己,不一會又偷偷探出頭來,窺看大地的雄壯……
月兒美,曾引得了多少文人墨客為之灑盡筆墨——細品朗月,心中不禁輕吟:“月高微暈散,雲薄細鱗生”;臨湖望月,念一句:“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心情豪爽時,唱一句;“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月兒美,又曾勾起了多少遊子遷客的思鄉思人之情——隔海眺月,望月思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低頭露濃,抬頭月華,歎一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下獨賞花,吁嗟道“人意共憐花月滿,花好月圓人又散”……
誰不想在美麗的月下,與家人共聚,有說有笑,分享快樂,分擔憂愁?誰不想在美麗的月下,與愛人燭光夜餐,共賞花好月圓,私訂偕老此生?
月太美,給人以無盡的遐想與希冀。月太美,給想像插以翅膀,放它在浪漫的天空翱遊。月太美,令人如癡如醉,醉生夢死,夢醒時,夢碎了,才痛哭流涕,卻不知是誰的錯。
有一首詩叫做《第五個月亮》,寫道:“現在到了第五個月亮,現在/我終已學會垂頭,所以/這個月亮一定是在水中/我最後一個動作,就是將它撈起。”
月撈上了,一場人生,一場夢,便謝幕了。
就算活得再久,生命裡沒有一絲浪漫,一絲波瀾,就如一潭死水空靈,沒有褶皺,沒有激情。恐怕最終也只會淪為蜩與學鳩的笑料罷了。
如果人生如曇花般短暫即逝,卻開得如曇花般絢爛,嬌月般浪漫,那不是可以心滿意足,不枉此生了嗎?
皓月當空,雲牽霧繞。我甘願,為月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