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沒有魯迅了,沒有。
先生已去了70年,我們一直在讚歎先生的文章,一直在背誦先生的名篇,一直在懷念先生的事跡。
魯迅是空前的,縱觀中國文學的漫漫長路,他是最耀眼最璀璨的一顆星。他個性的為人,他個性的文筆,文壇中為數寥寥。
魯迅是絕後的,他的文學成就迄今無人能及。人們一直在為先生個性的文章叫好,無人不曉他是最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與文學家。但能說出這些的人們並不完全清楚魯迅的痛楚與寂寞。
書架上堆滿了戴望舒的詩、梁實秋的散文、郁達夫的小說,魯迅去哪兒了?是一聲無奈的歎息,還是不置可否的一笑?
魯迅的文章好像缺了點什麼,悠閒?溫和?暗淡?感性?這樣與眾不同的文章難以和現代的新新人類產生共鳴。如果我們沒有記錯的話,60多年前先生曾批判過這些“漂亮、雍容、縝密”的文章,說這些是“使人麻痺的”,但如今它們卻都成了最流行最大眾的,是歷史嘲弄了魯迅,還是魯迅調侃了歷史?
先生為中國文學殺出了一條血路,頗為尷尬的是,路上再也沒有人走了,我感到先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悲哀。先生的個性文采和犀利筆鋒,讓現代人難以接受。現代人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不願讓犀利的目光洞穿自己的弱點,不願意受到委屈。
於是,我們在絞盡腦汁理解魯迅的文章時,也潛移默化地接受著“不要當另一個魯迅”的教誨。相比之下,新新人類似乎比魯迅更富有個性,他們討厭孔乙己、閏土呆若木雞的形象,卻寧願喜歡“小丸子”那樣“無知者無畏”的社會小人物;他們討厭阿Q的窮酸相,卻寧願追隨“哈韓族”的腳步;他們討厭涓生和子君那樣反封建的吶喊,卻寧願生活在一片混沌之中……在個性多元化的社會中,惟獨魯迅的“個性”顯得如此寂寞,也許這正是“自古聖賢皆寂寞”。
魯迅注定是寂寞的,那個寒冷的大年夜裡,在魯鎮的祝福聲中逝去的祥林嫂已離我們越來越遠,最終化為一個小黑點,隨時光的流逝,被記憶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