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像行星似的圍著我們轉。由於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就造成了他們對子女的種種不理解。在生活上,有的父母過分溺愛孩子,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他們為孩子買來大量的鈣片,口服液,每天逼迫孩子吃這吃那。在學習上,他們為孩子制定了“成長路線”,除了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外,又安排了各種輔導班,家教。考試成績成了他們喜怒哀樂的催化劑,考好了,和言悅色,喜上眉梢,考砸了,大發雷霆,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為了掌握孩子的動向,有些家長隔三差五查看孩子的書包,偷看孩子的日記,私拆孩子的信件等等。(幸好,我沒遇到這樣的家長)他們恨不得永遠將孩子護在自己的羽翼下,鎖在家庭的保險箱裡。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失去了童真和童趣。語文課本中《羚羊木雕》一文,就向我們訴說了父母逼主人公要回了送給好友的羚羊木雕的故事。做父母的,為什麼就不能進行一下換位思考呢?
但從另一個方面說,我們對父母理解了多少呢?父母的愛子之心,愛女之情,我們又讀懂了多少呢?夜深了,父親把一杯熱騰騰的牛奶送到孩子書桌,為了孩子的學習,父母電視不敢看,大氣不敢出,陪孩子讀書到深夜。這一切不正表現了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嗎?
理解,它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兩代的之間,只有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撞擊出理解的火花,才能雙贏。《約翰。克利斯朵夫》裡有這麼一段話:“父母和子女之間要能徹底地推心置腹,哪怕彼此有十二分的相親相愛也極不容易做到:因為一方面,尊敬的心理使孩子不敢把胸臆完全吐露;另一方面,有自持成長和富有經驗觀念從中作梗,使父母有輕視兒童的心理。”由於年齡不同,閱歷不一樣,父母與我們之間不可能取得完全一致。我們不可能強求父母去聽流行歌曲,父母也不可能苛求我們去欣賞戲劇。
我們應該保持各自的喜好,而又彼此尊重對方,用我們最真摯的愛,在“代溝”上架起一座理解的橋。讓信任和尊重和著愛的小溪在橋下流過,我們兩代人毫無隔膜地肩並著肩,手挽著手,共同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