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內,小和尚修行已有時日,次日將獨身下山宣揚佛法,甚是恐慌。夜晚,小和尚夢見自己身處荒廟,四周雲煙氤氳,佛像金身暗淡,電閃雷鳴。
“師傅,昨夜我所處之境是否就是我功德圓滿之時所要去的世界?”小和尚問其師。
“非也,昨夜之境乃是你的心態所致。”師答。
“心態所致?我的心中並無夢中之境。”小和尚不解。
“你的心中可有恐慌、焦慮、不安、煩躁?”
“有。”
“為何有此種心態?”
“我七歲上山隨師學法,至今已有十餘年,期間從未離山,今日我將獨自下山,山路崎嶇,多蛇蟲虎豹,況且常聽寺中師兄感歎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我恐慌猛獸,恐慌世俗之人。”
師傅將小和尚帶到山邊。
“此路即是你下山之路,有何恐慌?看山階旁的螞蟻,它們可曾躲閃?”師傅指著路旁的螞蟻問道。
“沒有。”小和尚不解地看著螞蟻。
“在我們看來,對於螞蟻你是一個龐然大物,然而它們並不躲閃,因為它們認為你是朋友,所以,在它的內心世界裡,你也是螞蟻;山路的崎嶇對於它們來說更勝於你的千倍萬倍,然而它們仍然在山路上爬行,因為它們認為再長的路都有盡頭,所以,在它們的世界裡,路是平坦的。如此微小之生靈尚有此種心態,你有何可懼?”
“螞蟻為山中之物,未被世俗所染,故如此,山下世人利慾熏心,令人懼怕。”
“山下之人被利慾蒙蔽,文人逐名,商人逐利,交往中充滿尖刀,文字中充滿著利刺,對待一件事情,評價一副作品都缺乏一個好的心態。同是一座高山,擁有平常心態的人往往沿著山階慢慢爬上,而擁有急功近利心態的人則在急忙找捷徑,看看他們內心的世界:第一種人的世界靜若湖水,朝看日出,夕品雲霞;第二種人的世界動若波濤,花開不見,鳥鳴不聞。清燈木魚修的的是一種平常的心態,你已修佛數十年,此種心態還應在世俗中磨練,當你心中的世界碧若蒼穹,靜若湖水,你便公德圓滿。”
“師傅,我心仍不安,可有安心之法?”
“有,把心拿來。”
“可是,我的心在我心裡呀?”
“那麼,你的心已經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