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被需要」的心態與他人是否需要自己無關,它更像一種自我滿足。換言之,「認為自己被需要」的心態是第一要件。
如果我們認清現實,我們就會發現,沒有人是不可或缺的。當人成為社會性動物的同時,人個體的稀缺性與不可替代性就煙消雲散了。我們常鼓吹勞動人民是偉大的,但勞動人民中的任一個體的偉大則無從談起。道理很簡單:你不特別。從社會角度來看,你我都不過是擺在櫥櫃上的商品,待人選購,二十年,或許三十年,等到價值消耗殆盡之後,就像由機械驅動的巨獸前行過程中掉下的零件一般,稀里嘩啦,粉身碎骨。
當然,這件事情,你我是不知道的。
如果在社交圈的角度下看呢?很遺憾,個體的稀缺性或許上升了,但只要你沒有「屈尊」於與自身極不相符的圈子裡,你仍然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而倘使你果真如此,請仔細想想至今為此的生活,你是被需要的多呢?還是被利用的多呢?這兩個詞,所代表的情感意義總是不一樣的吧?
所以我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很少真正「被需要」。但我們又是極需要被賦予存在價值的生物,因此,自欺欺人就是最好的手段了。
讀到這裡,你一定會感覺嗤之以鼻吧。你一定認為自己不是這樣的人。
你當然不是。你就這樣告訴自己好了。
接下來是我的自言自語,請你千萬別在意。
假如,哦,我只是說假如。
你是否想像過自己是白馬王子,一路披荊斬棘,去吻醒命中注定的她?
你是否想像過自己在關鍵時刻能夠力挽狂瀾,贏得大家的矚目?
你是否想像過自己像英雄一般犧牲,身留功與名?
或者換個現實點的命題好了。
你是否曾認為你重視的人能夠同樣重視你,甚至奉你為神明?
你是否曾把錦上添花錯當雪中送炭,志得意滿?
你是否曾自以為是得對他人說「不客氣」或「這是我應該做的」?
哦,親愛的讀者,這是假設中的假設。
你,是否,曾認為,你的一舉一動,能夠,改變世界呢?
遍歷過真正的社會後,大人們或許都不會這麼想了。但請相信我,只要我們還活著,渴望被需要的缺口一直會存在。
於是,請忘記這篇文章,我親愛的讀者,明天又將是嶄新的一天。生命不息,自欺不止,你自我欺騙地越多,你就會越發幸福與快樂。
看看我們的前輩,阿Q與堂吉訶德。他們成功地用自我意識捕獲了整個世界。到這種境界,再偉大的聖人也會為之慨歎吧:
「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