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九零後總有那麼一些共同特徵,我們都會享受孤獨,都有一顆支離破碎外表卻完整的心,我們更容易受到傷害,更容易癒合傷口,更容易體會友誼,更容易相信別人。
和父母交流之後,我越發覺得他們的世界觀與我的世界觀完全不同。在他們眼中,這個世界總是黑暗大過光明,就像商業界背後總是有那麼多的暗箱操作。而我卻始終認為這個世界是無比美好的。至少,出現在我身邊的人都有著一顆無比純淨的心。
七零後大多都有兄弟姐妹,很多時候當他們有煩心事,會選擇傾訴給自己的兄弟姐妹聽,大家彼此安慰,彼此加油打氣。妹妹可以仗著自己年紀小就撒嬌耍賴;姐姐可以偶爾以大欺小;弟弟可以肆無忌憚的調皮搗蛋,因為總有人替他收拾殘局;哥哥可以隨時感受到屁股後面有個小不點的滿足感。他們的天,是靠家人撐起來的。
我們不是。
身為獨身子女的我們,承受的是比他們更大的壓力。“女漢子”這個詞彙大概就描述的是八零九零後的女生。我們不論遇到什麼事都只能一個人扛,一個人解決。我們是孤獨的,所以有了“別人家的孩子”這一說;我們是孤獨的,所以承受了父母所有的愛與壓力;我們是孤獨的,所以我們沒得選擇,只能變得更強。
我們遇到煩心事只能找朋友傾訴,亦或是將這些事情深藏在心。我們與同學、朋友一起度過的時間遠遠超過父母。特別是像我這種從小學就在寄宿制學校唸書的人。十多年來,除開寒暑假,和父母見面的時間寥寥無幾。剛開始住校的時候還哭哭啼啼地不想和父母分開。但自從上了初中之後,越來越習慣和朋友呆在一起。有時候竟然連父母這兩個字都覺得很陌生。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裡大多又在談論學習。然後我們開始抱怨父母的嘮叨、囉嗦,想想,竟真的體會不到什麼溫情。
在學業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我們被壓迫。美其名曰為了未來的幸福生活要加倍努力的讀書,爭取考上清華、北大。事實上我們都明白,如果好好讀書就能考上清華,考上北大,那這兩所大學的門檻都要被踩破了。更不是每一個人都擅長唸書,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唸書來獲得未來的幸福。
回到一個陳舊的問題上。幸福是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獨特的見解。譬如乞丐,他覺得只要能吃得飽就是幸福;工薪階層的人笑了,因為他覺得不被人指使才是幸福;白領笑了,因為他覺得做個甩手掌櫃才是幸福;大老闆笑了,因為他覺得他喪失了連乞丐都有的自由。
人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向前爬,到了頂峰的時候卻又覺得山腳才是最美的。而我們這批後起之秀,看似毫無目標,其實不然。我們大多數人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自己初步的人生規劃。
作為一個九零後,我更喜歡把班級中所謂的“差生”叫做追夢人。沒有思考過未來的人,他們大多都成績平平,他們迷茫自己的未來,同樣也喜歡幻想自己的未來,成績好不起來,也沒有膽量掉到最末。而有夢想的人則分為兩個極端:最尖端和最末尾。
身邊有想要做設計師的人,有想要做音樂人的人,有想要當作家的人…他們的成績都算不上好,但他們都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奔跑。設計師的練習本上一直又有他的塗鴉,音樂人的抽屜裡有一沓看不完的樂理,作家總是深夜起床與孤獨為友尋找靈感…
其實都是好馬,只是缺少伯樂罷了。
當你正在做別人不理解、不支持的事情時,不要放棄,不要取悅他人,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如此堅持的自己。
我們是特殊的一代人,這種特殊會使我們懂得在逆境中生長,在淤泥裡保持潔淨,更會讓我們懂得我們想要什麼。
高二:陳雨曦
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